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5 牛顿第三定律(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5 牛顿第三定律(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13: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5 牛顿第三定律
3
1
2
4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了解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会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2. 不一定 一定
一、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问题设计】
在光滑的冰面上,两人相对而立.当一人用力去推另一个人时,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小车上粘有磁铁,让两小车停在水平桌面上距离适当的位置,放手后两小车同时运动(相吸或相斥).
(1)上面事例或实验中,当一个物体(设为甲)对另一个物体(设为乙)施力时,乙对甲有作用吗?
(2)上面两个例子中相互作用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
(3)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作用在几个物体上?
(1)甲对乙施力时,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了作用力.
(2)前者相互作用力都是弹力;后者相互作用力都是引力或都是斥力;相同.
(3)两个.
【要点提炼】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判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法,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作用在___________(填“一个”或“两个”)物体上;
二是看产生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且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若作用力是“甲对乙的力”,则反作用力一定是为“乙对甲的力”.
相同
两个
二 、 牛顿第三定律
【问题设计】
小实验:两人一组,每组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组同学对拉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可以是任意的),两弹簧测力计示数存在什么关系?两弹簧测力计间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几个物体上?方向如何?画出两弹簧测力计受力示意图.
弹簧示数总相等
两个物体
方向相反
消失
两个
【要点提炼】
1.内容:________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四同”和“三异”的关系
“四同”表示:
(1)同大小:大小__________
(2)同直线:作用在______________
(3)同存亡:同时______、同时______、同时变化.
(4)同性质:作用力是引力,反作用力也是引力;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相等
同一条直线上
产生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四同”和“三异”的关系
“三异”表示:
(1)异向:方向________
(2)异体:作用在________的物体上.
(3)异效:在不同的物体上分别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因此,不能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相反
不同
三 、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答案
【问题设计】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F 把一块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1)这个情景中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哪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四对: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地球的引力、
墙对木块的弹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
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墙的摩擦力、
手推木块的力和木块对手的支持力
三 、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答案
【问题设计】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F 把一块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2)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的力.
F静
FN
F
平衡状态
三 .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答案
【问题设计】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F 把一块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3)在此情景中出现了几对相互平衡的力?
F静
FN
F
两对:
重力G 和静摩擦力F静
推力F 和弹力FN
【要点提炼】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
同一个
同时
同时
同时
不一定同时
一定
不一定
不能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 作用对象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 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 物体上
作用时间 产生, 变化,
消失,不可单独存在 产生或消失
力的性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作用效果 因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故
(填“能”或“不能”)求合力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解析
例1: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BD
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
例2:质量为M 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重物从高处放下,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下降(aA.(M+m)g-ma
B.M(g-a)-ma
C.(M-m)g+ma
D.Mg-ma
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简单应用
C
重物:mg-FT = ma
FT = mg-ma.
人静止:
Mg=FN+FT
FN = (M-m)g+m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面
的压力为(M-m)g+ma.
FT
FN
FT
解析
例3:如图所示,吊于电梯天花板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
三、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A
FT
受力物体不同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地球上
绳和物体相互之间的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如图所示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卫星发射时火箭和卫星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解析
BC
两条图线的纵坐标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行走时向后蹬地,给地面向后的摩擦力,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是人向前的动力
B.人匀速游泳时,人在水中的运动是对水向前用力,水给人的力是阻力,方向向后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因有重力,才有对桌面的压力,才有桌面的支持力出现,即压力先产生,支持力后出现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是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作用力先变化,反作用力随后跟着做相应变化
人走路(游泳)时,对地(水)施加向后的力,
另一方给人施加向前的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
不存在先后
A
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可以互相抵消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解析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效果无法抵消
一个力的变化不会影响
另一个力
AC
4.(牛顿第三定律的简单应用)
图为马戏团中猴子爬杆的装置.已知底座连同直杆总质量为20 kg,猴子质量为5 kg,现让猴子沿杆以
1 m/s2的加速度从杆底部向上爬,设猴子与杆之间的作用力为恒力,则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多少?
(g取10 m/s2)
解析
a
分析猴子受力:
F
F- mg = ma
F = m(g+a) = 55 N
4.(牛顿第三定律的简单应用)
图为马戏团中猴子爬杆的装置.已知底座连同直杆总质量为20 kg,猴子质量为5 kg,现让猴子沿杆以
1 m/s2的加速度从杆底部向上爬,设猴子与杆之间的作用力为恒力,则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多少?
(g取10 m/s2)
解析
a
分析杆和底座受力:
F
F’
FN
地面的支持力:
FN=F′+Mg=25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猴子对杆向下的力F′=F=5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255N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