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 )
A.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B.沿海各省发展极不平衡
C.各城市间发展极不平衡 D.内地各省发展极不平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C.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读“我国各经济特区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广东厦门,②为福建汕头
B.③为广东深圳,④为广西珠海
C.⑤为海南岛,⑥为上海浦东新区
D.⑥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4.(2019浙江嘉兴中考,2)2019年4月,第二届___________在北京举行,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
A.世界互联网大会 B.世界园艺博览会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D.“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5.(2019山东德州中考,20)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其关键因素是( )
A.丰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6.(2019湖南张家界中考,14)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村”现象。下列关于“空心村”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B.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治理之本
C.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D.城乡收入差距大是造成“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
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和漫画,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8.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能够最有效地减轻这种天气灾害的人类活动是( )
A.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C.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不断开垦草原、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
10.长江休渔时间:云南德钦县至葛洲坝以上的为每年的2月11日至4月30日;葛洲坝以下至长江口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此举目的是(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
C.增加渔民的收入 D.保护鱼类资源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绿色生活”是以园艺为媒介,引领人们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美丽家园”就是要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据此完成11-12题。
11.(2019山西中考,15)下列生活中的行为,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上学乘坐私家车 B.少用一次性物品
C.同学互赠生日卡 D.购物多用塑料袋
12.(2019山西中考,16)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 B.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
C.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D.城市建设,重高楼轻绿地
13.针对下图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生产纯净水 D.治理水污染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完成14-15题。
14.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更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重工业,努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7.在我国华北平原小麦收割时期,农民在处理秸秆时可取的措施是( )
A.就地焚烧 B.随意丢弃 C.抛入江河 D.粉碎耕埋
18.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能源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
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21世纪,关于中国应怎样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C.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D.不与其他国家来往,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
20.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二、综合题
21.(2019广西贵港中考,2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下图为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指出的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地形以高原、_______________、盆地为主,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扶贫难度较大。
(2)新疆南疆三地州,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____________(生态问题)严重,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但本区石油、________、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开发矿产资源,可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机会。
(3)滇桂黔石漠化区和吕梁山区这两个扶贫攻坚主战场中,________更适合发展“多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业。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罗霄山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
(5)为了帮助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脱贫,政府投入的资金应该优先发展当地的________(填“采矿业”或“交通运输”)。
22.威海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着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
(4)结合实际,下列对一次性消费品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方便了生活 B.浪费了资源
C.破坏了环境 D.值得大力提倡
2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__________,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读图a,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a中的______地区。
(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_____族的主要聚居地。
(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3)在西气东输工程目的地中,有我国两大沿海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工业基地。
(4)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__________。(提示:纬度每相差1°,距离相差约110千米)
(5)以上信息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章综合测试卷
1.A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西部内陆和中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2.B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57年完成。1956年我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1978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如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C关于我国各经济特区的说法,①为福建厦门,②为广东汕头;③为广东深圳,④为广东珠海;⑤为海南岛,⑥为上海浦东新区;⑤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4.D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5日-2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5.C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与人才,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
6.A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异大,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了“空心村”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治理之本。
7.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8.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关于漫画中“乱占耕地的问题,应该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严禁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9.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有利于减缓沙尘暴的发生;其他三种做法不利于减缓沙尘暴的发生,尤其是增加草场载畜量和开垦草原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
10.D禁渔期能涵盖长江流域大部分水生生物的主要产卵繁殖期,可保护鱼类资源。
11.B少用一次性物品,能减少森林的砍伐,符合“绿色生活”理念;其余选项则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12.B我国政府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有义务、更有责任为建设美丽家园而作出努力。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措施。
13.D漫画反映了水污染问题,针对该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治理水污染。
14.A节能型发展道路意味着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和多投入、多产出都不属于节约型发展道路。
15.B 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我国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与自然资源种类多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无关。
16.C 要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17.D 就地焚烧、随意丢弃、抛入江河,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可取;粉碎耕埋,即能成为肥料,又能保护环境。
18.C 煤炭输出对于输出地来说利润较低,但煤炭燃烧不发生在本地,可减轻环境压力,电力输出,对于输出地来说利润要高,但本地需要燃煤发电,增加了环境压力,煤炭燃烧无论在山西、内蒙古,还是在沿海,都在我国范围内,并没有减少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输出煤炭,需借助铁路、水运等交通方式,输出电力减轻了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19.D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21世纪,中国应该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还要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而不与其他国家来往、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经济是不可取的。
20.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21.答案:(1)山地 (2)土地荒漠化 天然气 (3)滇桂黔石漠化区 (4)种植经济林木(5)交通运输
解析:(1)由图可知,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和盆地,容易发生地质灾害。(2)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和畜牧业活动,导致荒漠化加剧,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本地区油气资源、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3)图中能将“多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滇桂黔石漠化区。(4)罗霄山山地面积广,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适合种植经济林木。(5)为了帮助十四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脱贫,政府投入的资金应该优先发展当地的交通运输,方便同外地的联系。
22.答案:(1)破坏林木,污染空气等。 (2)电烤。 (3)吃野生动物,用一次性筷子,用一次性饭盒等。 (4)D
解析:(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破坏林木,污染空气等。(2)电烤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3)在目前的餐饮业中,存在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吃野生动物等,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4)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虽然方便了生活,但是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不值得大力提倡,故选项D不正确。
23.答案:(1)日本 (2)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 中部 中部 (3)水资源 环境污染可持续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解析:(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由图a可知,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中部地区。(3)我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24.答案:(1)高寒 藏
(2)长江 空间
(3)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顺序可换)
(4)5500千米
(5)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解析:(1)青藏铁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藏族的主要聚居地。(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3)在西气东输工程目的地中,有我国两大沿海工业基地,分别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4)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5500千米。(5)以上信息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