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引导学生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活动准备
在网上、各类资料书籍中搜集与“孝”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梳理。
准备一个活动方案,以及预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准备解决办法。
根据搜集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备在活动中发表自己对孝道的体会和感受。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激趣入题
孝亲敬老是我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就围绕“孝”来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活动展示,交流点拨
活动指导
征集活动方案参考课本上的“资料一”,分小组制订一个“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提交班级讨论。方案要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日程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内容。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操作性强。方案要围绕一个具体主题展开,可以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这个主题。各小组提交方案后,召开班级专题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丰富、完善该方案。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为避免重复啰嗦,可以先打好腹稿,或简单写下自己的发言要点。讨论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边听边记下别人讲话的重点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
分工合作,组织活动根据拟定的方案,分工合作,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可参考“资料二”,制作宣传海报,海报要突出活动特色和班级特点。邀请别班同学参加本班活动。活动实施阶段,要注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分享体会与感受通过活动,你对“孝亲敬老”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的孝亲故事是不是也触动了你心底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结合“资料三”“资料四”,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可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来谈。(二)活动展示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为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我班特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
活动准备
①每个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②班级自选一首以孝敬父母长辈为主题的歌曲
③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
④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布置班级黑板报,制作“孝亲敬老月”活动海报,营造孝亲感恩的氛围。
活动过程
①介绍“孝亲敬老”的传统:
②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③孝歌我会唱:组织队员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队员们自选;
④小小真心话:每个学生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话语在活动上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⑤身体力行、实践承诺:每位学生尽自己所能,制定并坚持为父母长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从自己本身出发,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学生行为规范去做,成为合格的学生,不让自己的父母长辈操心);
⑥感悟体验学生将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想在活动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最后老师总结。
2.制作宣传海报
3.谈活动感受
爱的延续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国人民都必须会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听父母的话,还辱骂老人。老人说他几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里,甚至顶嘴反抗,这就意味着不孝亲不敬老。我们应该学习身边的那些懂得孝亲敬老的人,学习他们的行为。比如:扶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帮助那些残疾的老人,不要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丰衣足食而早出晩归。为了我们的学习,他们的额头上出现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线。为了我们……他们的头发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们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出要给我们的父母打招呼,放学不能及时回家要给他们打电话,别让他们担心。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对着干。否则就不孝亲不敬老了。因此,孝亲敬老是我们学生必备的礼仪原则。作为学生,我们不仅在家里要做到孝亲敬老,在外面也同样要做到孝亲敬老;作为学生,我们不仅在语言上要孝亲敬老,而且要把孝亲敬老的这个优良传统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为孝亲敬老这项活动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