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提优测试(一)(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提优测试(一)(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15: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提优测试(一)
(有答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共22分)
1、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它们的和是( )。
2、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它们的公因数有(  )。
3、如果a=b+1(a,b均为不是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和b最小公倍数是( )。
4、三个连续的奇数之和是249,这三个奇数是( )、( )、( )。
5、3142至少加上(   )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才是5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3,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7、两个自然数a÷b=5(a,b均为不是0的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8、如果A=2×2×3×5,B=2×3×3×5,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有因数7。这个数最小是(  )。
10、三个数的和是312,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9整除,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二、判断题(共5分)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一定比它的最小公倍数小。         ( )
2、91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            ( )
3、5和7没有公因数,但5和7有公倍数。            (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
三、选择题(共5分)
1、任何两个奇数的和是(    )。
A. 奇数 B. 合数    C. 偶数
2、a是一个非0自然数,那么a的最大因数是(???)。?????????????
A.?a??????????B.?1????????????C.?2a?
3、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排队,每排3人、5人或7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三年级至少有( )明学生。B
A. 90   B. 107   C. 105
4、A=2×2×2×3×3×5×5,A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两位因数是(   )。A
A.90  B.95  C. 99
5、两个整数的和是60,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73,则这两个整数的乘积是多少?( )。B
A. 273   B. 819   C. 1911
四、计算题(20分)
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共10分)
32和1 12和18   72和48 12和60 17和18



2. 圈出下列数中的合数,并将它们分解质因数。(10分)
51 23 25 32 19 49 59

五、操作题(共8分)
12 9 5 3 27 1 15 33 19 45 8 11
(1)33的因数有:
(2)45的因数有:
(3)既是45的因数又是27的因数有:
(4)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六、解决问题(共30分,每题5分)
1、西风小学五(2)班有40名同学参加学校广播操比赛,要使每行人数都相等,可以排几行?共有几种排法?(每行或每列不少于2人)



2、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彩纸,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无剩余,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3、甲、乙两人到游泳馆游泳,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如,8月1日他们两人在游泳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到游泳馆是几月几日?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种?




5、某年级学生在200~250人之间,若4人一排则余1人,5人一排余3人,6人一排余5人。这个年级有多少人??



6、某校举行数学竞赛,共有30道题。评分标准规定,答对一题给3分,不答给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全校学生都参加了数学竞赛,请你判断,所有参赛学生得分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答案
一、填空题
1、2,4,6
2、1,2,3,4,6,12;1,2,3,6,9,18;1,2,3,6
3、1,ab
4、81,83,85
5、2,2
6、13
7、b,a
8、30,180
9、105
10、91,104,117
二、判断题
1、×,2、×,3、×,4、×,5、×
三、选择题
1、C,2、A,3、B,4、A,5、B
四、计算题
1、(32,1)=1, [32,1]=32;(12,18)=6, [12,18]=36; (72,48)=24,[72.48]=144
(12,60)=12,[12,60]=60;(17,18)=1,[17,18]= 306
2、51=3×17 25=5×5 32=2×2×2×2×2 49=7×7
五、操作题
(1)1,3,11;
(2)1,3,15;
(3)1,3,9;
(4)1
六、解决问题
1、解:因为每行每列不能少于2人,所以,40=2×20,40=4×10;40=5×8
可以排成2、4、5、8、10、20共6行,共有6种排法。
2、解:(75,60)=15,可以剪成最大变成为15厘米的正方形,可以剪成75÷15=5,60÷15=4,5×4=20个正方形且无剩余。
3、(4,5)=20,下次相遇在8月21日
4、24=1×24,24=2×12,24=3×8,24=4×6,共有4钟可能。
5、因为学生人数在200到250人之间;
4人一排余1人,所以有50×4+1=201,205,209,213,217,221,225,229,233,237人;
5人一排余3人,可能情况变为40×5+3=203,41×5+3=208,213,218,223,228,233,238人;
6人一排余5人,可能情况有33×6+5=203,34×6+5=209,215,221,227,233,239,245人;
所以总人数为233人。
5、解:以一个学生得分情况为例。如果他有m?题答对,就得3m?分,有n题答错,则扣n分,那么,这个学生未答的题就有(30-m-n)道,即还应得(30-m-n)分。?
??所以,这个学生得分总数为:???3m-n+(30-m-n)???=3m-n+30-m-n?
??=2m-2n+30?=2(m-n+5)?
??不管(m-n+15)是奇数还是偶数,则2(m-n+15)必然是偶数,即一个学生得分为偶数。由此可见,不管有多少学生参赛,得分总和一定是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