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16:2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A.超市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为了出行方便,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生活中使用无磷洗涤剂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熔化
3.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雾 B.石灰窑放出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垃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氧气能够燃烧
C.肥皂水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碳可以还原氧化铜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气 B.水煤气 C.氢气 D.乙醇汽油
6.植物缺氮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下列物质能为植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 )
A.KCl B.CO(NH2)2 C.Ca3(PO4)2 D.K2SO3
7.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 B.K2SO4 C.KNO3 D.Ca3(PO4)2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9.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
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
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
10.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化学与农业生产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利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 B.安全常识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化学与健康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 D.化学与环境保护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则溶质都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则化肥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2.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燃烧更充分
C.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D.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减少空气污染
13.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进
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4.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鉴别尿素和氯化铵固体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1、HCl、 FeCl3 四种溶液
C.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鉴别氯化银和氯化钠可以加水观察现象
15.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B.使用胶头滴管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量筒壁慢慢加入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D.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二、填空题
16.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入适当的空格中石灰石,氢氧化铝,消石灰,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气。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
(2)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3)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
(4)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
(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6)可用于造纸、炼油的是_____。
17.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草木灰 ②尿素 ③聚乙烯薄膜 ④鱼肉 ⑤小麦 ⑥硫酸钾 ⑦马铃薯
⑧聚四氟乙烯 ⑨大豆
(1)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_;
(2)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
(3)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
(4)种植农作物搭棚的塑料是__________。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①氧气?、②氮气?、③生石灰、④熟石灰、⑤明矾、⑥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④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是____________。
19.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 氮气 B 氧气 C 氢气 D 碳酸氢铵 E 二氧化碳 F 酒精 G 明矾 H 氯化钠
(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填字母,下同)
(2)火箭上天所使用的助燃剂是_____;
(3)常常用作净化水的是_____;
(4)实验室通常使用的燃料是_____。
20.⑴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⑵某NaCl 溶液中不慎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选用加适量的 除去;
⑶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化肥最常用的方法是 。

三、推断题
21.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Fe2O3、Na2CO3、NH4Cl、Ba(NO3)2、K2SO4中的两种或多种。小方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了样品组成的探究实验,观测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现象X是_____。
(2)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溶液F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5)根据步骤④中的实验现象,小方同学推测固体A中一定含有K2SO4,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填“是”或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以沉淀G为试样,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是否存在K2SO4?请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
22.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D、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H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④的反应类型可能是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4)反应③的一种用途为_____。

四、实验题
23.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1)配制溶液时应用蒸馏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杂质,有时会干扰实验。为了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搅拌。
(2)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为保护水资源,实验室的废液需要处理后排放,为减弱含硫酸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_____。
A 废铁钉 B 二氧化碳 C 熟石灰 D 碳酸钠
(4)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_。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B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2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已知铜和浓硝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①制取二氧化氮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__;
②用图中F装置来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__(填“上”或“下”)层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

五、计算题
25.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主要含有___________两种元素
(2)页岩气(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发现邻居天然气泄漏,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按门铃通知户主。
(4)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100kg的氢气燃烧最多可以生成的水是__________kg(写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
26.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又叫“黑心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化学式为C17H12O7)。M1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M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M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B 7.A 8.A 9.B 10.B 11.C 12.C 13.A 14.C 15.D 16.H2SO4 Ca(OH)2 H2 CaCO3 Al(OH)3 NaOH
17. ①⑥ ④⑨ ⑤⑦ ③
18. ① ⑥ ③ ⑤
19.C B G F
20.(1)最低处(或最低点等合理答案)
(2)稀盐酸(或CaCl2溶液、BaCl2溶液等)
(3)将两种化肥取样后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物质为(NH4)2SO4
21.CO2 溶液变红色 Fe2O3、Ba(NO3)2 Na+ 否 取少量沉淀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或稀盐酸,若答稀硫酸不给分)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G中无BaSO4,即固体A中没有K2SO4;若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G中有BaSO4,即固体A中有K2SO4。
22.CaCO3. 化合反应。 2H2O2==2H2O+O2↑. 干燥食品。
23.肥皂水 D B B、D.
24.集气瓶 BE Zn+H2SO4═ZnSO4+H2↑ B 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铜片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 上 上层集气瓶中的红棕色气体向下层集气瓶中扩散,最终上下层集气瓶中充满颜色相同的气体.
25.碳、氢或C、H CH4+2O2CO2+2H2O 不可以 2H2 +O2 2H2O 36×100kg /4=900 kg
26.51:3:28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