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充分运用教材素材,引出加法算式。
新课伊始,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根据所求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借助小棒进行计算,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2.巧妙设置检测题,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我设置了体现算理的题目,以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通过对比训练,让学生找出不同,体会到“进位”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小棒。
学具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第65页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引入新课,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办?
1.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口算。
40+10=50
32+20=52
30+48=78
24+30=54
2.算一算,填一填。
(1)计算45+6时,先算
( 45 )加( 5 )得( 50 ),再算( 50 )加( 1 )得( 51 )。
(2)计算7+63时,先算
( 7 )加( 3 )得( 10 ),再算
( 10 )加( 60 )得( 70 )。
3.算一算。
43+9=52
6+26=32
27+8=35
4+29=33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组织学生列出算式。
2.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3.汇报算法。
(1)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算法介绍给大家。
(2)谁还有其他的算法?
追问:为什么要把4和9先加,而不是把2和9先加呢?
(3)小组讨论:加数十位上的2怎么变成3了呢?
1.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并列出算式:24+9。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1)汇报自己的算法。先算24+6=30,再算30+3=33。
边讲解,边用小棒演示:24根加上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上3根33根。
(2)汇报其他的算法:先算4+9=13,再算20+13=33。
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先用个位上的4和9相加,得出的结果再和整十数20相加。
(3)分组讨论,并用小棒拼摆,找出原因:个位上4+9=13,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5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6页第2题。
1.先圈,然后列式计算。
2.独立完成后说明算理。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方法一:24+6=30 方法二:4+9=13
30+3=33 20+13=33
六、教学反思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认知不足,所以利用学具直观进行教学很重要。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利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找出容易操作、容易理解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