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第10章 抵御传染病的流行风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第10章 抵御传染病的流行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1-01-21 17: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抵御传染病的流行风
课标要求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了解非典。
掌握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
课标解读
传染病给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让学生懂得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生应该对常见传染病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危害、传播途径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传染病。
基础归纳
一、肝炎
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它们均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呈世界性分布。HAV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粪一口”传播,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会引起散在发病;受HAV污染的水源与食物再经口传播,可引起大流行或爆发性流行。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流行地区遍布全世界,估计全球乙肝患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者超过3亿,我国就有1亿人之多。20~40岁是发病的高峰,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头晕、失眠等。潜伏期1~6个月,平均3个月。输血及血制品、药物注射、针刺、采血及文身等血源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经“粪一口”、“唾液一口”、“血一口”等途径传播也是常见的方式。母亲HBeAg阳性可引起母婴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通过接吻和性接触传播乙肝,现已经引起重视。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经“皮肤—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
丁肝需与乙肝同时或重叠感染、其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
戊肝主要传播途径为“粪一口”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尚未发现。在孕妇中发病率高、病情重是戊肝最为突出的特点。
控制肝炎蔓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进行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传染源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等。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理、早治疗,尽可能遏止其传播流行。特异性免疫预防是阻止肝炎传播的有效方法,一般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二、非典
感染者多表现为发热(38℃以上,并可持续l~2周)并伴有头痛、乏力、干咳、少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X光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引起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急性传染病。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该病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简称“非典”。
三、性病
性病首先是在性活动混乱的人群中流行、传播,这些人被称为“寻花问柳者”。因此,人们最早戏称性病为“花柳病”。按传统说法,性病主要有四种: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淋巴肉芽肿。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是淋病和梅毒两种。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常任理事会决定:凡是由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简称STD),性传播疾病所包括的病种更多、范围更广,除了经典性病外,还包括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病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念珠菌病等。
四、其它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疾病 症状 传播途径
流感 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飞沫、直接接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 飞沫
细菌性痢疾 高热、腹痛、呕吐、腹泻、脓血便等 被污染的水和食物
伤寒 长时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病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带菌的苍蝇和手
霍乱 剧烈腹泻、大量米泔样排泄物、呕吐,造成人体快速脱水,循环衰竭而死亡 污染的水、食物和日常接触
登革热 关节和肌肉疼痛、高烧、缺少食欲、肝部肿大 埃及伊蚊
疟疾 高烧、贫血、关节和头部严重疼痛以及体温忽高忽低 蚊虫
埃博拉出血热 初起突然发烧、全身无力、疼痛、呕吐、腹泻、肝肾功能受损,最后内脏和皮肤出血,七窍喷血而死 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
五、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避免前往拥挤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保持室内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通风,保证空气清洁新鲜
消灭蚊子、苍蝇、蟑螂
饮食、饮水注意卫生,煮透海鲜食物(包括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等),不喝生水
六、世纪瘟疫—艾滋病
1、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大量存在于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和伤口渗出液中)
(1)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3)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5)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体,因为这些物品易接触到血液,是非常危险的。
3、 红丝带,关爱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对他们要多一些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热线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区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5、国际预防艾滋病日
每年的12月1日是国际预防艾滋病日。2007年12月1日是第19个国际预防艾滋病日,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