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导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找规律(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导学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 找规律(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17: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找规律(3)
课题
找规律(3)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新知前,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组活动,用自己喜欢的珠子穿出一串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手链。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为在新知中发现规律作好铺垫,可谓一举两得。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适当地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手链中珠子的排列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找出掉的2颗珠子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在学生自主解决了问题后,在不确定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下,设计回顾反思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验证结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习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解题策略。
学习难点
找出问题中的规律,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不同颜色的珠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6分钟)
1.组织学生运用手中的珠子,自己有规律地穿一串漂亮的手链。2.导入新课:同学们穿的手链很漂亮,也很有规律。小红同学自己也穿了一串手链,可是一不小心弄掉了,还丢了珠子,你们能帮她找找掉了哪2颗珠子吗 板书课题:找规律(3)。
1.分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珠子穿出有规律的手链,并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穿的手链的排列规律。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按规律填数。9、8、7、(6)、(5)。1、3、5、(7)、(9)。20、17、14、(11)、(8)。1、2、4、7、(11)。2.下面各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什么?规律:先摆一个□,再摆2个○.规律:先摆一个□,○每次比前面一组增加1个。3.按照规律找出下面的图形中缺少了哪颗珠子 请你补上。
4.第8个图形是什么?圈一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请学生理解题意。2.分析、解决问题。(1)师:请仔细观察,小红的这串手链上珠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请同学们找一找。(2)几个珠子为一个循环组?请你圈出来。(3)根据珠子的排列规律,找出掉的2颗珠子,并说说你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黄、黄、蓝、黄、黄、蓝、黄、黄、蓝、黄、(黄)、(蓝)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3.验证结果是否正确。4.教师小结。
1.认真读题,获取信息,找出所求问题。2.(1)小组合作,探讨珠子的排列规律。汇报:按照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循环排列穿起来的。(2)根据提问,圈出一个循环组的珠子。(3)小组活动,找出掉的2颗珠子,并汇报想法。预设2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为一个循环组。第4组只剩下1颗黄珠子了,所以掉的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3.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并汇报:预设可以用学具摆出小红穿的手链,看与规律是否相符。……4.明确:根据事物的排列规律,可以解决缺失部分的具体内容。
三、巩固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2.按规律填数。(1)10、13、

、22,25。(2)5、7、9,


,17,19。
1.先找出珠子的排列规律,然后进行判断。2.独立思考填一填。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的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找规律(3)黄、黄、蓝、黄、黄、蓝黄、黄、蓝、黄、(黄)、(蓝)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分组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