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记一记
1.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 和 。
答案:笔画 偏旁
2. 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 、 、 。
答案:笔画 相离 相接 相交
3.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 、 、 、 、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 类、 类、 类、 类、 类、 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答案:横 竖 撇 点 折 撇 点 提 折 钩 弯
4.偏旁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 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 。
答案:合体字 部首 首字
辨一辨
1.根据下列各字所标笔序,说出笔画名称。
(1)万3
(2)山1
(3)及2
(4)义1
(5)五2
(6)区4
(7)长1
(8)艽5
(9)凸4
(10)凹2
(11)写3
(12)伪3
答案:(1)横折钩 (2)竖 (3)横折折撇 (4)点 (5)竖
(6)竖折 (7)撇 (8)横折弯钩 (9)横折折折
(10)横折折 (11)横 (12)点
2.指出下列合体字的组合模式。
嚷
然
鑫
亟
摊
区
胃
囚
雕
匍
举
臭
赶
聂
答案:嚷:左右结构 然:上下结构 鑫:上下结构 亟:框架结构 摊:并列结构 区:包围结构 胃:上下结构
囚:包围结构 雕:并列结构 匍:包围结构 举:上下结构 臭:上下结构 赶:包围结构 聂:上下结构
填一填
根据偏旁名称,写出偏旁和例字。
(1)平宝盖
(2)宝盖头
(3)同字框
(4)包字头
(5)竖心底
(6)心字底
(7)大口框
(8)单耳旁
(9)示字旁
(10)穴宝盖
(11)病字头
(12)麻字头
答案:(1)冖(军) (2)宀(宝) (3)冂(冈) (4)勹(勿)
(5) (慕) (6)心(思) (7)囗(国) (8)卩(即) (9)礻(社) (10)穴(究) (11)疒(疾) (12)广(磨)
理一理
感悟体会
想一想
1.什么是汉字的“部件”?什么是汉字的“偏旁”?
答案: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有的笔画就是一个部件,有的不管笔画多么复杂,如果串联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还有的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做是部件。
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2.笔顺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答案: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等等。
3.“拆字”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答案:从大到小,层层剥离,直到最小的部件为止。①要考虑分出来的部件能否再作为其他字的部件。②对于复杂的汉字,不止一个结构层次,不能一下子拆到最小结构,而要分级拆分。
[高考链接]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字的构造。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对应的高考考点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以及一些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的新型语言应用题。
【例1】 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观察标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辨别标识中的各个部分,思考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二要紧密结合题干中的介绍(“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将图形和“沈阳”“读书”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三要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将思考分析的内容表述出来,字数要符合要求。
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例2】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解析:首先弄懂字的形义之间的关系,按照例句的形式,注意结构要一致。
答案:从:一人前行一人后,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字义相背可意会
【例3】 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这幅图,写一段话,概述它的象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描述说明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看清图片中的构成元素;其次,要注意图片的含意;最后,注意题目的要求。
答案: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明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技法指导]
1.观察表象,抓住特点。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由表及里,展开联想。注意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想象。
3.分析寓意,文字表达。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
[拓一拓]
“天心取米”带来的小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测基础
1.下列对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做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字共六画,起笔是横
B.“成”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C.“麦”字共七画,第三笔是横
D.“鼐”字共十五画
解析:本题考查笔画和笔顺。难字的笔画易失误,“鼐”是14画;特殊的笔顺易失误,“成”最后一笔是点;“麦”先写上半部分“”,因而第三笔是竖。做这类题既要熟悉一般的规律,又要了解深奥与特殊的情况。
答案:A
2.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乃 及 女 弓
B.世 丐 弗 功
C.卯 达 廷 邪
D.巨 区 乌 切
解析:A.笔顺依次是2,3,3,3;B.依次是5,4,5,5;C.依次是5,6,6,6;D.都是4画。
答案:D
3.选出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氛 可 句 式
B.村 树 枝 淋
C.寒 寨 煎 宏
D.闭 闲 周 目
解析:A.都是右上包围结构;B.“树”“淋”是“左中右”并列结构,其余是左右结构;C.“宏”是上下结构,其余是上中下结构;D.“目”是全包围结构,其余是上三包围结构。
答案:A
4.下列汉字如果从词典里查找,部首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灰 炙 炽 点
B.切 争 召 剑
C.看 挛 拜 抗
D.差 恙 羌 着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分解汉字提取部首的能力。题中存在部首变形的现象。A.都是“火”部,“灬”是“火”的变形;B.都是“刀”部,“?”“刂”是“刀”的变形;C是“手”部,“”是“手”的变形,“扌”虽与“手”有关,但另判为一部;D.“羊”部,“?”“?”是“羊”的变形。
答案:C
5.“插”“叟”“幽”“聚”四个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
A.十一、八、九、十五
B.十二、九、九、十四
C.十二、九、八、十五
D.十一、九、九、十四
答案:B
6.下列汉字都属于包围结构的一项是( )
A.屏、遛、句、司
B.鞭、西、习、向
C.勾、赶、向、呆
D.凶、可、简、窟
解析:B项“鞭”是左中右结构,C项“呆”是上下结构,D项“简”“窟”是上下结构。
答案:A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待遇 祛除 披星戴月 过屠门而大嚼
B.疮痍 粗犷 欢度春节 天有不测风云
C.发轫 杜撰 破釜沉舟 图穷而匕首见
D.慷慨 针灸 信而有征 事实胜于雄辨
解析:辨—辩。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江河慰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闪闪发光,颤动着金璧辉煌的梦。
B.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C.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愁莫展。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炧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解析:A.慰蓝—蔚蓝,金璧辉煌—金碧辉煌;C.一愁莫展—一筹莫展;D.良晨美景—良辰美景,掂念—惦念。
答案:B
9.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答:
答案:诗句中的“或”字加上“口”成为“国”,“園”字去掉“口”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得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地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一副“拆合字”的对联,把这些情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10.下面两个字谜,猜猜各是什么字。
(1)说不叫说,拿不叫拿。
答:
(2)视而不见,听而不言。
答:
解析:(1)“最”的上面为“曰”,是“说”的意思;下面为“取”,是“拿”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却既不是“说”也不是“拿”。
(2)“视”去掉“见”为“礻”;“听”不言,去掉“口”为“斤”。二个部件合为“祈”。
答案:(1)最 (2)祈
11.下面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同学们想一想,看看能否猜出来。
①鹅唱池边鸟惊飞,②人立门前盼谁归,
③夕阳西下佳丽来,④故人并坐共举杯。
⑤一首情人送别曲,⑥两行女子相见泪,
⑦遥看嫦娥成双影,⑧有云遮月心又醉。
用各句谜底组成的句子是:
答:
解析:①“鹅”去掉“鸟”,②“亻”+“门”,③“西”+“女”(佳丽),④“故”+“亻”,⑤“丨”+“人”,⑥“女”+“子”,⑦“月”(嫦娥)+“月”(双影为两个“月”),⑧“有”去掉月为“”,再加上“又”。
答案:我们要做个好朋友。
测考点
1.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
(2)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
解析:(1)用“增损法”去猜,“森”砍去“林”剩下“木”,“流”失去“水”是“”,组合在一起,可知为“梳”。
(2)“夕”加一笔为“歹”,加一倍为“多”。根据字义、字形猜测。
答案:(1)梳 (2)夕
2.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计的,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形特点。
(1)野径无人草丛生( )
(2)雨余山色浑如睡( )
(3)无角牛登上无峰山( )
(4)东南西北无弯路( )
解析:本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来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则。
答案:(1)茎(“径”去双人旁加“艹”)
(2)雪(“雨”加倒“山”)
(3)击(“牛”去撇加“凵”)
(4)置(“四”加“直”)
3.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体会汉字的构造规则。
(1)一口咬去多半截 (2)空山之中一亩田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牛角上边来一刀 (5)晕头转向
(6)千言万语
答:
答案:(1)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
(2)画(“一”+“田”+“凵”)
(3)踵(“千”+“里”+“足”)
(4)解(“角”+“牛”+“刀”)
(5)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
(6)够(“句”子“多”了)
4.仿照示例,概括说出下列漫画的寓意。(除第一幅外,任选两幅作答)
例:天——节能减排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1)
(2)
解析:先分析各个字的组成,再根据组成的偏旁形象地说出寓意。
答案:(1)源——生命之泉需珍惜 (2)沙——乱砍滥伐酿悲剧 (3)污——害人害己的恶魔(任选其二即可)
5.下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什么?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
答案:“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6.下图是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的会徽,请从构形角度说明会徽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解析:要准确全面地解读武搏会的会徽,首先明确它由大鼓、青花瓷鼓、13个搏击项目、七巧板、武搏会的标志几部分组成,然后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叙述。
答案:(示例)会徽采用大鼓和青花瓷鼓两大元素进行设计。鼓形的翻转显现出13个搏击项目,七巧板组图围合在鼓围之上,侧视的鼓面上置入武搏会的标志。
7.下图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备选主题标志”,请你用一段文字解说它的设计意图。
答:
答案:标志总体形象为地球,利用地球经纬线构成意象化的“文”字形象,体现文明素质的含义。“文”字字头为祥云形态,又构成人形,体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的意义。
8.请用一段文字描述下边这个图形。
要求:①要让没见过此图的人能清晰想象出这个图形,并明白其中的意义;②字数不超过50字。
答:
解析:本题结合汉字特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图形,很容易发现,画面上的偏旁和部件构成了“唯吾知足”四个字,这四个中的“口”恰是共用古钱的方孔。这样,就抓住了图形设计的奥妙,描述起来就容易了。
答案:图形是外圆内方古线形,方孔四面绕逆时针有“唯吾知足”一词,字皆有“口”,恰共用方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