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册-5.2.4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册-5.2.4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21: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人类很早就对血液充满了各种神奇的想法,血液被当做生命和活力的象征。
血液流动潮水理论
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

发现了肺循环,坚持自己的观点,被认为是背叛了宗教而被活活烧死,终年42岁。他死后,他的著作也几乎全部化为灰烬。
在中世纪,古希腊医学家盖仑的理论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中占着统治地位。盖仑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动脉血管中也是血液,于是提出人体中有两种不同功能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量较多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

他认为血液从右心室通过心脏的中膈流入左心室,但因心房瓣不够完善,因此有一小部分静脉血从右心室倒流到静脉里,一小部分动脉血从动脉回到左心室里。十六世纪中期以后,情况有了变化,萨维留斯证明盖仑关于血液通过中膈的说法不正确,因为隔开左右心室的隔膜是一块硬肌肉,不容血液通过。但他也没能说明血液怎样从静脉流入动脉,西班牙的弥贵尔·塞尔维特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血液是通过肺从右心室流入左心室的,人体只有一种血液。塞尔维特否定了盖仑的理论。发现了心与肺之间的血液小循环,但他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论证血液循环的理论,就被约翰·加尔文作为异端活活地烧死了。又过了几十年,哈维的老师法布里克斯发现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这无疑是个很重要的发现,但他并不理解瓣膜的真正意义,因为他还同意盖仑的意见,认为血液离开心脏后可在静脉往返流动,而瓣膜的作用仅仅是防止血液积聚在身体的肢端并减少血液的流动。
上述这些学者的新发现,对哈维后来的发现无疑起了重大作用。如静脉血与动脉血一旦被认为是同一的,发现血液循环的道路就很平坦了。
哈维
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胚胎学家。同学们誉为"小解剖家"
他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彻底否定了统治1000多年的盖仑关于心血运动的错误看法,为近代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通过计算血液量推断血液必然是循环不已的。如果心室容量为56.8克,心跳每分钟72次,则1小时由心脏压出的血液为(72×56.8×60)245376克,合540磅(约合245千克),相当于人体重量的3、4倍。
当剖开静脉,不仅静脉中的血液,而且动脉中的血液都会流空,反之亦然。
由此断定血液在体内必然是循环的。
威廉·哈维
同学们誉为"小解剖家",而且在法布里克斯从事静脉血管解剖和"静脉瓣"的研究中,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时年仅24岁。
他曾成功地做过切除乳房的手术,也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医疗经验,还采用结扎动脉血管、断绝肿瘤的养分来源的方法,治愈过肿瘤。
在描述胸腔和胸部器官时,哈维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心脏的结构,心脏的运动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他明确指出:血液不断流动的动力,来源于心肌的收缩压。
为了研究人体和动物体的生理功能,他解剖的各种动物超过80种。这说明哈维的成就来源于他对古今医学家经验的总结,也取决于自己勇敢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科学家,也是孜孜不倦的劳动者。
他证明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出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输回心脏的血管,这两上血管系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当剖开静脉,不仅静脉中的血液,而且动脉中的血液都会流空,反之亦然。他说明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的联系途径,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他利用比较解剖的方法,说明了高等动物以及人与低等动物的心血系统的差别,说明了胎儿与成年人心血系统的差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哈维从各种角度,利用大量证据证明血液在体内以循环方式流动。 哈维的方法是很精巧的。他反复利用定量方法,这在他以前以及同代人的生命科学研究中是不多见的。在说明心脏泵出的血量和证明血液循环时他都利用了这种方法。[2]

1. 心脏由哪四个腔组成?

2. 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观察并描述血液流动途径:

提示:以血液流出心脏为起点,沿着血液流动途径,找到流回心脏的终点。
红色:动脉血:
含氧多,颜色鲜红

蓝色: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1.血液在体内流动的过程中,
其成分变化发生在哪类血管中?
毛细血管中:
肺部毛细血管、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2.辨析: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吗?
不是:
肺动脉里是静脉血,
肺静脉里是动脉血。
辨析:1.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吗?
不是。
1.根据含氧量的多少,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
含氧量多(流经肺泡处的血液,获得了很多氧气之后变动脉血)的血液称为动脉血,含氧量少(流经毛细血管处的血液,将氧气传递给了组织细胞,血液变为静脉血)的为静脉血。
2.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分为动脉和静脉。
由心脏运输到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
由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

肺循环中:
由右心室到肺的肺动脉里,氧气含量很少,为静脉血。
由肺到左心房的肺静脉里,氧气含量很高,为动脉血。

什么是血液循环?分为哪两个部分?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这个过程叫做血液循环。
它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
观察内容:
(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体循环的途径:





















动脉血 静脉血
全身毛细血管网
血液发生的变化
血液在哪发生变化
1、体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压入主动脉,再通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然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
血液:

含氧多、颜色鲜红动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静脉血
1、体循环:
思考:小肠壁吸收的营养物质怎么样被送到下肢?
1、体循环:
思考: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2、肺循环:
观察内容:
(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肺循环的途径:
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网
血液发生的变化
血液在哪发生变化
2、肺循环:
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压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过程。
血液:

含氧少、颜色暗红静脉血
变为
含氧多、颜色鲜红动脉血
血液循环模式图
思考:
1、肺循环和体循环它们有先后顺序吗?
2、谁将它们连在一起?
3、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途径。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 右心室
组织细胞
肺泡
(氧气等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的意义
运来氧气和养料 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动脉血
静脉血
氧气的含量及颜色
谁能分的清?
动脉血
含氧气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
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心脏和血管内的血液
主动脉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尝试:把以下血液循环图补充完整!
体 循 环
肺 循 环
1.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右心室 右心房 B.左心室 左心房
C.右心室 左心房 D.左心室 右心房
2.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关系是( )
A.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B.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C.体循环和肺循环交替进行
D.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D
D

3.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 )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
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
4. 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D
B
同学们再见
全品作业本:
P13基础双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