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21: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国的珍稀动物》
南洪德中学 张江莲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冀少版七年级生物《我国的珍惜动物》为基础,以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自主探究团结协作能力为目的而设计的一节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课。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学分析
教材简介
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下四个问题:
1、认识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认识动物珍珍稀的原因。
3.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4 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2.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野生动物,调查父母小时候存在的野生动物,调查网络上面相关的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情况,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协作展示调查成果。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识我国几种珍稀动物,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阐明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并说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具体措施。
3.情感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愉悦情感。
(2)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3)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造成珍稀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资料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手段: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能比较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再加上教材文本较枯燥,信息量少,靠单纯的讲授,看书,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这一课我选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他们课前调查的结果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设计
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运用学生调查,从身边的野生动物入手,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协作,展示对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形式。这样,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协作,促进了他们对所调查资源的整合能力。
根据学生展示及调查,结合教材,进一步总结出我国珍稀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原因,小组协作总结,并展示到本组小黑板上。重点积记。并引导学生互相比较互相学习质疑和解惑。
进一步探讨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措施。
情感教育
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小作,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强烈愿望。一节课学生们热情高涨,意犹未尽,课后让各小组写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通过本节课,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的去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列。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
本堂课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把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获取新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收获和不足:
一 收获:
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