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四节 软体动物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分组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
(2)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 河蚌,田螺,蜗牛等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知道动物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典型代表
2、教学难点: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
时间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全班分为8小组,交代学生回去拿常见到的软体动物,教师课件实验器材水,解剖盘,温度计等各种软体动物事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游戏形式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软体动物游戏
请一位同学上来玩这游戏,。请同学们思考河蚌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教学课堂软体动物。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软体动物
1、常见软体动物的观察
请我们各小组按照课本87页探究竟实验来观察河蚌。以及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河蚌找出它的足,鳃,肉质膜.
(2)贝壳在身体外面起什么作用?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3)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呼吸的?
(4)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等下各小组派同学上来回答,嗯 ,第一组同学回答响亮,第二组同学回答正确,掌声送给他们。
2、其他软体动物
同学们软体动物是否只有河蚌呀?学生:不是,蜗牛等,
那好,同学请把你们准备好的软体动物拿出来给大家互相欣赏吧。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分发各小组。请同学在欣赏观察其他软体动物的同时思考三个问题
1章鱼,鲍鱼是吗?
2乌贼是吗?
3这些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好,同学们是不是软体动物只有我们看到的这些,嗯,不是,那老师也收集一些软体动物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观看。
4、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同学们刚我们观赏了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请同学告诉老师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回答非常好,同学们软体动物是不是只有形成珍珠这个用途?
学生:不是
那他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师生共同明确软体动物对人类的有益价值。
①食用
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饰品
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③药用
鲍的壳、乌贼的壳、珍珠粉可入药。
同学们软体动物对人类又有什么危害呢?
(2)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对人类有害的两个方面。
①蜗牛可以危害农作物
②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软体动物
一、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
(2)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