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文言文训练 专题05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文言文训练 专题05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19:11:04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二、内容概说。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三、字音字形
孤岂欲卿 (qīng) 但当涉 (shè)猎
即更刮目相待(gēng) 肃遂拜蒙母(sui)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讨论议事。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二)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译为:语气词
(三)词类活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四)一词多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5.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6.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7.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8.但当涉猎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9.但当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10.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11.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
今义:就。
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
2.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六、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读书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八、内容理解: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劝学。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2、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先一语道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4)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5)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九、主旨
本文通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
十、出自本文的成语。
1.“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十一、写作特点。
1、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2、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孙权劝学》选自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 史书 (书名)。这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字 ,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 。北宋 、 、 。
 
二、内容概说。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三、字音字形
孤岂欲卿 ( ) 但当涉 ( )猎
即更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初: 。
谓……曰: 。
卿: 。
当涂: 。
掌事: 。
辞: 。
以: 。
务: 。
岂: 。
治经: 。
博士: 。
邪(yé): 。
但: 。
当: 。
涉猎: 。
见往事: 。
耳: 。
多务: 。
孰若: 。
益: 。
乃: 。
始: 。
就学: 。
及: 。
过: 。
论议: 。
才略: 。
非复: 。
吴下阿蒙: 。
士: 。
即: 。
更: 。
刮目相待: 。
见事: 。
遂: 。
拜: 。
别: 。
(二)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三)词类活用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四)古今异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 。
今义: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
今义: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
今义: 。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
今义: 。
5.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
今义: 。
6.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
今义: 。
7.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
今义: 。
8.但当涉猎
古义: 。
今义: 。
9.但当涉猎
古义: 。
今义: 。
10.见往事耳
古义: 。
今义: 。
11.蒙乃始就学
古义: 。
今义: 。
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 。
今义: 。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
2.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六、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八、内容理解: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2、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九、主旨
本文通过通过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说明 。
十、出自本文的成语。
1.“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十一、写作特点。
1、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
2、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