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光的颜色和光的反射复习
一、光和颜色
1、光源
自身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一、光和颜色
2、光的传播
(1)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一、光和颜色
2、光的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排队、日食、月食等
(4)光速
真空3×105千米/秒;水中是真空中的3/4;玻璃中是真空中的2/3。
一、光的传播
2、光的传播
(4)光速
光年
1光年=9.46×1012千米
一、光和颜色
3、光的色散
(1)单色光和复色光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2)例子
彩虹的形成
一、光和颜色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能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
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光。
一、光和颜色
4、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能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
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光。
植物叶子的颜色
一、光和颜色
5、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的特点:
具有热效应
应用:
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红外线夜视仪、红外制导导弹。
一、光和颜色
5、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的特点: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能杀死微生物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
验钞机
消毒灭菌
一、光和颜色
1.如果声音和光都从空气传入水中,则( )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A
一、光和颜色
2.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则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一、光和颜色
3.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A
一、光和颜色
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点A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D
一、光和颜色
5.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一、光和颜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
D
一、光和颜色
7.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绿色光
B
一、光和颜色
8.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某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B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2、几个概念
二、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反射
4、种类
黑板反光
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
二、光的反射
5、平面镜
(1)反射光线
(2)成像
二、光的反射
5、平面镜
(3)规律:
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二、光的反射
5、平面镜
(4)作图
a、对称法
A/
B/
二、光的反射
5、平面镜
(4)作图
b、原理法
A/
二、光的反射
6、凸面镜和凹面镜
二、光的反射
1.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路灯下形成人影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雨后看到彩虹
C
二、光的反射
2.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镜面反射
D.发生漫反射
D
二、光的反射
3.如图所示,甲、乙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并发生反射,则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是( )
A.90°、60°
B.90°、30°
C.0°、60°
D.0°、30°
D
二、光的反射
4.月亮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在平静的池塘中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米,则所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
A.2.8米 B.5.6米
C.384400千米 D.无法确定
C
二、光的反射
5.林丁同学作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B
二、光的反射
6.小明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无论这平面镜多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小明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的漫反射 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折射
B
二、光的反射
7.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
B.不出现AB的虚像
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
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D
二、光的反射
8.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