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6 21: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Old four items
旧四大件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new four items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四大件”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new four items
新四大件



21世纪































19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学习目标】
姓 名:王大叔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60年6月
出 生 地:中国
王大叔回忆录-《我的大半生》








Content























从单调沉闷到追求个性
从狭窄简陋到宽敞环保








交通、通信
从闭塞不通到便捷智联



从填饱肚子到绿色健康



PART

1

日常生活的变化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衣服的颜色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蓝、灰、黑。而且这种双排扣的西式上衣本是苏联、东欧男性日常穿的款式,而到中国后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了女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就曾经流行过。50年代再次成为人们的常用着装。
50年代
56岁的王大叔常常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说中学时代是他最快乐也是最痛苦的时代……
他说:他是家里的老五,打能记事以来就没穿过新衣服,总是穿着对哥哥们来说又小又旧的衣服,不过上学期间他从没有感到窘迫,因为在学校的同学几乎跟他一样,所以,谁也不会笑话谁……1979年,二哥准备结婚,为了给二哥做一套结婚穿的衣服,全家人攒了一年的布票……

1.中山装的回忆
50年代初发行的布票称为“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等;60年代初称为“布券”或“布票”,其后统称“布票”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内思潮发生了转变,军装取代了苏式服装,变成了中国一个时代的主流风尚,不管是工人、学生、干部还是知识分子都以穿军装为荣。
改革开放前
“文革”时期,军装是最时髦的服装。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挎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手一个,成为现在电影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怀旧道具。
20世纪70年代,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
20世纪50、60、70年代一片灰色、蓝色的海洋

观念复苏个性彰显
西装仿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
牛仔裤
所向披靡的喇叭裤
改革开放后:
牛仔衣
男子花衬衫


90年代
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21世纪
PART

2

2.红薯的回忆
现在满大街的香喷喷的烤红薯,闻见了就想来一个,可是王大叔说什么都不吃,问及原因:中学时期住校又是长身体的年龄,家人往往饿着肚子把剩下的粮食让他带到学校去,所谓的粮食就是—红薯,他每个星期都是背一麻袋的红薯去空着袋子回来,在学校期间很少能吃到用面粉做的馒头哪怕是黑馒头都没有,红薯吃的他胃里经常反酸……所以,现在不管多香的红薯他连一眼都不带看的。


食·改革开放前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初期至九十年代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快餐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二十一世纪
问题思考:
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过去饮食结构单一,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
凉拌苦苦菜
荞麦面蒸榆钱钱

材料研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就一个学校食堂的一个残食桶而言,每日浪费食物价格总计为141.172~155.068元。全校每天能运走16只残食桶,一年算下来,学校每年在粮食上的浪费金额在2710502.4~2977305.6元。
——李子华:《大学生饮食浪费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食物浪费现象?
PART

3

改革开放前住房拥挤,设施简单。
3 、土屋的回忆
王大叔说:他家有三间土坯房,从小他们就五个兄妹挤在一个土炕上睡觉,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摆设……

改革开放前
居住条件




北方的大杂院
南方的瓦房
北方的炕
农村的厨房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宽敞明亮,
装饰讲究。


改革开放后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许多人更愿在郊外一些安适的地方买别墅,住洋楼,远离城市的嘈杂环境。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概况:

1.新中国成立前-----


2.新中国成立后-----


3.改革开放以来-----
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PART

4
交通
通信
4.“飞鸽”的回忆
王大叔说:上中学时需要背着红薯走50里地,到二哥结婚的时候,因为女方陪嫁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全家那个激动啊,每晚得把自行车锁到人睡得屋子里有人看着才行……
50年代:
人力、畜力是主力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国家的工业很贫瘠,国家的石油也很贫瘠……
交通方式的变迁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六七十年代,自行车是时髦的代步工具
当时,自行车对于人们来说尚属家庭财产中的“大件”,要省吃俭用才买的起。
自行车时代
有自行车的感觉,
不亚于现在有一辆轿车

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方式也从自行车进步到“私家车”——摩托车!
九十年代末,私家车逐渐进入中国家庭,现在,仅北京机动车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辆。 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
现在的交通……

201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并不断走出国门。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公路交通的发展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也迅速发展,很多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很多上班族选择乘坐公交,地铁上班。
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0年底,铁路运营世界第二
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2018年,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
影响: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方便、快捷、办事效率高。
电报
手摇式电话

投币式公用电话


BP机
通信的发展


大哥大
黑白屏手机
彩屏手机
现代手机电脑








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
#
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条件差,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通信条件落后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小结
1、探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2、了解了我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3、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1、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
科技改变生活!

国强才能民富!

有和平才有发展
【合作探究】
高铁
你知道新四大发明吗?
支付宝
共享单车
网购


当堂反馈


1. “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2.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的是( )
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A
C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   B.食物匮乏单调
C.自驾出游流行   D.上网淘宝购物
B
4.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
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
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6、古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变为现实是通过( )
A.航天技术 B.计算机网络
C.自动化技术 D.新材料技术
D
B
7.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C
8、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人人心
C.住房的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D.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9、吃饭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网络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突破
A
B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