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氧气如何进入组织细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氧气如何进入组织细胞》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21: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荣成十二中“三线”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纸
教学设计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思路和策略。不仅要呈现怎样做,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设计意图);侧重于教学流程与结构的呈现,可以描述重要的情境、问题和活动设计,但不要过于详尽;能够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部分教师也可以以学历案的设计流程设计
年级 初二 科目 生物
课题 氧气如何进入组织细胞 设计者 刘文凤
课程标准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重要概念: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1.通过以图为基础解决“氧气是如何进入组织细胞内” 的问题,认识吸气-气体交换-血液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问题的解决,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综合能力。
提升性目标:构建“能量来自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吸进的氧气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的重要概念。
【备注:【基础性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以C生为主体;提升性目标为发展目标,以A生为主体,B生选择性地完成提升性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吸气、气体交换、血液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的相关知识;
难点:建立“能量来自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的重要概念。
评价预设
通过构建概念图对目标1.2.3进行评价;通过拓展延伸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反馈练习完后本节课知识的评价。
2. 通过整个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目标2、3隐形的评价
教学过程
过程线:主要环节,围绕的主线
问题线:驱动、拓展、提升性问题
活动线 设计意图:思考什么、展示什么、迁移什么,引导什么、评价什么、交流时机等
课前复习
?问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物质运输的管道》、《物质运输的途径》三节内容。
复习分层:
A----基础知识
B----1234
C----12345
导入
问题1: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那能量是怎么来的呢?
驱动性问题: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细胞?
学生思考:需要的能量是怎样来的呢?
学生迁移:人的呼吸作用实质和绿色植物“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实质一样吗?
要有充足的能量,就要有充足的有机物和氧气
学习环节一:整体感知
问题:
1.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什么?
2. 依据图的提示说出外界空气中氧气经过哪四个过程达到组织细胞?
过渡:我们今天换一种学习方式,边解决问题边构建概念图,由大家自己来决定自己学习的成果,看看谁的图中的内容最多。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解决疑难
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就疑难问题向全班求助。
?过程一:外界氧气达到肺泡
问题
3..氧气是怎样从外界进入肺泡?
4.吸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气体进入肺的动力是什么?
6.当肺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之间是什么关系时,吸气过程结束.
过渡:经过吸气,外界的空气进入肺泡,氧气也随着进入,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解决疑难
学生活动:构建概念图。
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就疑难问题向全班求助。
过程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问题:
7.肺泡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8.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交换的结果是什么?(即血液是怎样变化的)
过渡:进入肺泡的氧气要经过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来看看这个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解决疑难
学生构建概念图
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就疑难问题向全班求助。
过程三:氧气被运输
9. 进入肺周围毛细血管内的氧气与血液的什么成分结合被运输?
10进入肺周围毛细血管内的氧气经过哪些结构达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1.在心脏内有哪些结构保证血液按照一定方向流动而不倒流?
过渡:进入血液的氧气要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的毛细血管,来看看这个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解决疑难
学生构建概念图
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就疑难问题向全班求助。
过程四: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2. 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13.在组织细胞和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是如何进行的?交换的结果是什么?(即血液是怎样变化的)
过渡:达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氧气要经过物质交换进入全身的组织细胞,来看看这个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解决疑难
学生构建概念图
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就疑难问题向全班求助。
延伸拓展
问题: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怎样的途径被排出体外
本环节作为本节课的评价手段,看学生是否会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能力是否提高了。
构建概念图
达标检测
基础性习题:
1.人体完成呼吸动作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
A 胸大肌 B 腹部肌肉 C 背部肌肉 D 肋间肌和膈肌
2.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A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外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提升性习题:
3.右图代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b进出血液的两种气体,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有 、
(2)a气体是
b气体是
4.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拓展性习题:
5.经过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A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 氧气含量增加 C 营养物质增加
D 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6.肺静脉内的血液达到组织细胞经过的路线是( )
A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B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C 肺静脉-左心房-主动脉-左心室-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D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主动脉-组织细胞
复习分层:
A----1、2
B----2、3
C----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