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6 21: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能力提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2.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②有利于民族平等③有利于民族团结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以瑶族为主,以壮族、汉族、苗族等十余个民族为辅聚居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5.同学们都比较熟悉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④各民族相互依存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文中的“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8.邓小平曾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一国两制”的完善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9.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
B.统一后的台湾拥有外交自主权
C.统一后的台湾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统一后的台湾实行原有的社会制度
10.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包括香港同胞的齐心努力
11. 如表,这些措施( )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2.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
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如图方框中信息表明( )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求同存异”被两岸认同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1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②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④九二共识
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的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政治文明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阅渎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的开幕词(1949年)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写出材料一中“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的开幕词(1954年9月)
(2)写出材料二中“这次会议”的名称及由此形成的制度,2019年是该制度形成多少周年?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材料三中“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庄严升起。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践行?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
材料一
图1
(1)图1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民族团结】
材料二 中国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经历过非凡奋斗,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兄弟姐妹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强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
(2)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有何意义?
【国家统一】
材料三
图2
(3)图2反映的是祖国统一过程中的哪一地区的回归?请分析该地区回归的主要原因。
【民族富强】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复兴之路》解说词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四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什么?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第四单元能力提优测试卷
一、
1.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实行民族区域白治的地方应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选D.
2.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所以此题选D。
3.B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选B项。
4.A 1947年5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故选A项。
5.D抓住信息“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是解题的关键。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得以体现。故选D项。
6.A依据所学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②③符合题意:港、澳、台地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绝对”表达有误,④错误。故此题选A。
7.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所以答案选B。
8.C依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故C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此题选C。
9.B由“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知,“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统一后的台湾实行原有的社会制度。由“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可知,统一后的台湾拥有高度的自治权。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项。
10.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是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
11.A表格内容“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体现了这些措施方便了台胞来往大陆。B、C、D三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故排除。本题选A项。
12.D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④排除。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①②③符合题意。此题选D。
13.D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议,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题干方框中“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的信息表明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大陆放弃武力统一、“求同存异”被两岸认同、“台独”基础被铲除,故A、B、C不合题意。本题选D.
祖国统一。题干事项反映的是祖国统一主题,故选D项.
14.B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几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闻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故选B项。
二、
1.答案:
(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减公路建成;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可知,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南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3)问考查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结合实际回答。
2.答案:
(1)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5周年。
(3)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材料一中“会议”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一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9年是该制度形成65周年:
(3)依据材料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收回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践行。
3.答案:
(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香港。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的提出。
(4)变化: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序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好好学习等。
解析:
(1)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同的成立开辟了中圜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
(3)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反映的是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我国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本问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