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4.文言文二则
第二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孔子吗?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有一天他居然被两个小孩子难住了,大家想知道怎么回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作者简介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又名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课文生字
辨
biàn
辨认
盂
yú
痰盂
沧
cāng
孰
shú
汝
rǔ
汝辈(人称代词)
沧桑
孰胜孰负
多音字
为
wéi
wèi
认为
以为
为人
因为
为何
为了
全文朗读,注意红色字读音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
wèi
wèi
wèi
注释
辩斗:辩论,争论。
以
:认为。
日中:正午。
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及
:到,到了。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
孰:谁。
为:同“谓",说。
汝:你。
故:原因,缘故。
注释
课文讲解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到东边游历
辩论,争论
原因
句意:(一天)孔子到东边游历,碰见两个小孩争辩,就问他们争斗的原因。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课文讲解
认为
离
正午
句意: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课文讲解
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认为太阳刚出来是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课文讲解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认为
正午
句意: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课文讲解
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课文讲解
两个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课文讲解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到,到了。
盛物的器皿。
句意: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的就像车盖,等到中午时就(小的)像盘子,这难道不是远处小而近处大吗 ”
课文讲解
第一个小孩通过视觉感受来说明自己观点的:
大的近,小的远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课文讲解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寒凉。
到,到了。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
句意: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课文讲解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第一个小孩通过触觉感受来说明自己观点的:
早晨天气寒凉,中午天气炎热
课文讲解
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
句意:孔子不能判断。
孔子的回答:实事求是
课文讲解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谁
同“谓”,说。
你
句意: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孰为汝多知乎?
课文讲解
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赞同孔子的行为吗?
课文讲解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出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全文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大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大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阐述了两个小孩辩斗的经过,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课文主旨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示?
①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②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这样会有不同发现
③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④我们要谦虚谨慎,实事求事
课堂练习
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热热闹闹
匆匆忙忙
红红火火
忙忙碌碌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
)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课堂练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