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7 08: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习目标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了解唐末农民起义及其对唐政权的瓦解作用。了解“五代十国”开始的时间、五代的名称和大体统治地区。情境引入垂老别
【唐】 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新课探究安史之乱 唐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历史进入到755年,这场危机终于以敲响了“渔阳鼙鼓”的安禄山点燃导火线而爆发了,这就是“安史之乱”。新课探究(1)强盛的唐王朝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新课探究崇尚节俭追求享乐任用贤相任人唯亲整顿吏治朝政日趋腐败请结合所学及课文内容,将开元末年的唐玄宗与开元初期的唐玄宗做个简单的对比分析:新课探究节度使:
唐朝时,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成边。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有10 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经大权。新课探究安禄山
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拥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图谋夺取中央政权。新课探究根据上面的分析,总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如下:根本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直接原因:各地节度使权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新课探究安史之乱的经过:(1)安史之乱的时间:755-763年;
(2)叛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
(3)起兵的地点:河北(范阳);
(4)攻占的重要地点:洛阳、潼关、长安;
(5)平叛情况: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被平定;
(6)叛乱的性质:是一场企图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新课探究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新课探究安史之乱的影响:一是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二是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三是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新课探究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说说藩镇割据有什么特点?(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新课探究唐玄宗统治后期,宠信宦官高力士,唐肃宗在位时,宦官李辅国开始掌管禁军。后来,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甚至于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其把持。唐王朝的统治阶级已从根本上腐朽了,再也无力继续统治下去。新课探究黄巢起义的原因:①藩镇割据,连年战争;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③连年的灾荒,人民无以为生。
领导者:黄巢。
特点:转战南北,流动作战。
高潮: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新课探究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唐朝灭亡后,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局?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新课探究五代十国这一政局的实质是什么?五代十国的政局有何影响?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新课探究新课探究在北方,50多年里就更换了5个朝代,可谓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中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史实。1.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2.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随堂练习AD3.造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民族政权间矛盾不可调和
C.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扩大 D.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强大
4.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是( )
A.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
B.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
D.建立了农民政权随堂练习CA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