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四章 《朝花夕拾》课件(共17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四章 《朝花夕拾》课件(共17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7 18:3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第四章 名著阅读 一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支架
一、10篇文章分三类
第一类:批判丑恶的现象——《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第二类:怀念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第三类:追忆旧时生活——《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
二、在阅读中要注意时时有一个“我”出现。
三、注意反讽手法。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人物形象
长妈妈
性格特征1:粗俗,迷信、爱管闲事
具体内容:“常喜欢切切察察”;有许多“规矩”和“道 理”,特别是过年,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
性格特征2:质朴善良、忠厚真诚
具体内容:为鲁迅买《山海经》
性格特征3:渴望得到幸福
具体内容:从她让鲁迅对她说吉祥的话如“恭喜”等看出
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
性格特征 1:生活简朴、正直诚恳
具体内容:1.衣着;2.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性格特征 2: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
具体内容:1.修改“我”的讲义;2.订正“我”的解剖图。
性格特征 3:有博大的胸襟,没有民族偏见,
具体内容:1.“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2.匿名信事件。人物形象
寿镜吾
性格特征: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思想 却也开明。
具体内容: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 人物形象
范爱农
性格特征 1:外表冷漠,以白眼看人,冷静理智的背后是对问题 的深刻认识和决绝的态度。
性格特征 2:内心热情,对师友,对知己有极深的感情,对改造 社会、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有极大的热情。
具体内容:1.同乡会争执,表现他外表冷漠,实则看问题冷静深刻;2.酒楼叙旧,表现范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3.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范爱农陷入了更凄苦的境地;4.范爱农之死,表现了“我”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人物形象
父亲
性格特征 :严厉、慈爱
具体内容: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主题思想
1.《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2. 作品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艺术特色: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情节勾连:
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书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长妈妈的淳朴、藤野先生的亲切、范爱农的孤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艺术特色:回忆往事时,不时插入 “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节勾连: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艺术特色: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情节勾连:
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艺术特色:巧用对比和反讽手法。 情节勾连:
1.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以及对父亲这样严厉教育的不解;
2.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3.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