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7 05: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内涵,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情况。导入新课人生如梦,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是,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因此,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今天这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新课探究中国梦宏伟蓝图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经过各式各样的尝试,寻求国家富强梦。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一下,近代各种政治力量所尝试的国家富强梦有哪些?新课探究(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课探究(2)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的民主化道路。新课探究(3)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课探究(4)激进民主主义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民族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兴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大生纱厂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身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曲折艰难,也未能实现其救国梦。新课探究自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梦,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变法图存”梦,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梦,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民主科学”梦,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提出了“实业救国”梦。历代仁人志士提出了“中国梦”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出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两条正确道路,一是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课探究这两条道路的开创者分别是谁?这两条道路开创的标志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第一条道路的开创者是毛泽东,它开始的标志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其特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二条道路的开创者是邓小平,它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其特点是:改革开放。新课探究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伟人毛泽东、邓小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人党章,并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新课探究历史进人到21世纪,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
概念。
阐述: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他深刻阐
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路径:①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新课探究(1)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新课探究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当前中国面临诸多矛盾和危机,但是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中央提出“中国梦”,其主要目的是:
①用“中国梦”来化解我们面临的危机,应对挑战;
②用“中国梦”来凝聚党心,激发民意;
③用“中国梦”来回应国际社会对我们新的期待。新课探究回顾历史,想一想: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新课探究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新课探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课探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础新课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中国梦对上述目标任务进行统摄提升、提炼概括,作出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群众易于接受的形象表达和生动表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你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新课探究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提出之后,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实现,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走好第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被延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新课探究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非凡。
会议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新课探究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国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3—2015年,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6.8%和8.7%。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4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圆了许多人的“安居梦”。全国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新课探究阅读这则材料,分析一下,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中国梦恍若眼前,它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全国居民收人实现较快增长;
②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
③许多人圆了自己的“安居梦”;
④全国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课探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可以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新课探究全面依法治国正式提出于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者,治之端也。”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是法律。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新课探究前面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包含着很多探索性、不确定性,但是不是意味着改革是随意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进行。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呢?“全面”就是指全覆盖。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无论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新课探究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13—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有力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持 ‘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新课探究“四风”违背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的条件。新课探究由中国梦的提出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式形成这一阶段,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探索的两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着眼于现实问题,又着眼于长远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梦的目标则引领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它的统帅和灵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课探究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新课探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怀揣梦想的中国人指引了一条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近年来以及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新课探究(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课探究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我国主要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新课探究依靠综合国力,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和2015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和杭州又相继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和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新课探究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随堂练习AA随堂练习DBA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