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过程,理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导入新课2017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陪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这是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是怎么样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历程。新课探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主要由中、俄、美、英四国筹备。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有51个国家代表出席会议,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等。在宪章上签字的51个国家被称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主要机构为大会、安理会、秘书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托管理事会。总部设在纽约,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安理会的决议有约束力,而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联合国成立后由于长期被美国操纵,在许多场合未能发挥积极作用。新课探究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新课探究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因此,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以恢复,这是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中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它是“恢复”,而不是“加入”。新课探究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争取恢复合法席位的道路是艰辛曲折的,我们来看下面一幅图表。这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新课探究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探究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新课探究1.中国不仅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而且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2.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联合国内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主要原因)。
3.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亚非拉国家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课探究中美、中日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具体来看表现为: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更加敌对紧张。中美建交新课探究冷战格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是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新课探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为什么中美关系在这个时候出现转机?中美关系在70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美国方面:①美国实力下降,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②陷人越南战争的泥潭;③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④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中国方面:①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②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③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新课探究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作出了积极的反应。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影响大球” 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新课探究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是美国代表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这就是轰动世界的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随后,中美交往紧锣密鼓地进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概述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新课探究(1)中美关系正常化: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②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新课探究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 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新课探究美国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改善中美关系的前提。中美之间分别于1972年、1979年、1982年签订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合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新课探究中日建交这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接见田中角荣时的照片。日本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什么紧随美国之后访华呢?中日之间是何时建交的?新课探究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在这种背景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新课探究随着中美、中日的建交,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新课探究全方位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课探究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表现: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3)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新课探究 拓展多边外交的形式:
(1)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2)加强国际合作,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新课探究新世纪中国的外交成果:
(1)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堂练习CB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