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认识平面图
第2课时 《认识平面图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4页例2”做一做”第五页练习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方法:
通过学生填图活动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2.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绘制校园示意图。
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掌握校园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词语描述建筑物的位置。
突破方法:?
通过在练习活动中熟练判断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材分析
教材第4页例2以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为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观察、分析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
1.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发口令,另一个同学做动作。如 :面向南方,你后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左边是哪个方向,右边又是哪个方向。)
2.观看课件引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北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预设:能,北京在祖国的北方,又是首都,看到首都的红色五角星标志才找到的。
我们能在图上找到指定的地点,我们是否能利用学到知识画平面图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创设看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探究操作
课件出示例2:
1..观察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能,要先确定一个方向,别人才能看懂)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二)揭示新知 1.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了解绘图原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指导学生完成例2下面的填空。
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
操场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 )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大门在教学楼的( )面。
5.学生总结规律:
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明确观察方法:先找准要作为观察点(标准)的建筑物的位置,在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看看它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
描述方法:以观察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具体描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绘平面图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规律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性。
三、巩固练习
.完成4页的“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完成问题。
完成练习一第3题
检查评价。
(1)邮局在公园的(东)面,学校在公园的(北)面。
(2)小娟家在学校的(南)面,小娟家在小峰家的(东)面。
(3)体育馆在博物馆的(北)面,体育馆在学校的(西)面。
小结: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刚刚得到的结论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去尝试用这种学习方式去学习,做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设计意图]:关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总结。
五、课堂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第6页“练习一”4、6题。
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3.想一想,填一填。(参见配套课件)
六、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
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
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明确观察方法:先找准要作为观察点(标准)的建筑物的位置,在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看看它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
描述方法:以观察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具体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