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6.3 万有引力定律 2(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6.3 万有引力定律 2(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7 07: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人教版必修2
苹果和牛顿
1666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夜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的花园,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书。
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正好打在23岁的牛顿头上。恰巧在这天,牛顿正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又是什么力量使行星保持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于是…….
一个伟大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
为什么行星不会飞离太阳?

行星和太阳之间存在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满足以下关系:
即引力的大小与二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为什么月球也不会飞离地球呢?
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引力
为什么苹果会落地?
苹果和地球之间存在引力

2、地球表面的重力能否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会不会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是同一种力呢?
3、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使它下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牛顿的思考
牛顿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并且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需要事实来检验!
一、月—地检验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检验目的: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是否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为同一种力.
检验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地球半径:R=6400×103m

月球周期:T =27.3天≈2.36×106 s

月球轨道半径:r≈60R=3.84×108m
求: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即证明

一、月—地检验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2.72×10-3m/s2
即:
验证成功
一、月—地检验
数据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是否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二、万有引力定律

★3、表达式: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和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1、内容:
★2、方向:
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4、r的具体含义:
⑴对于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r为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所谓质点,即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言,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⑵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






m1
m2



r
两物体的距离r指“哪两部分距离”?


三、引力常量
单位:
大小:
G 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卡文迪许
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
1、实验结果:G = 6.67×10-11N· m2/kg2
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了推广.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存在万有引力,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例题1、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解: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是物质之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2、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 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万有引力的存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3、万有引力具有独立性.两物体间的引力,只与它们的质量及距离有关,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是物质之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2、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万有引力的存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3、万有引力具有独立性.两物体间的引力,只与它们的质量及距离有关,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过程总结:
纵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你觉得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②提出假设;
③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推论;
④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
⑤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课堂小结
一、月地检验
1、猜想 2、 验证 3、 结论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3、适用条件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
1、原理介绍 2、实验测量 3、过程体验

800岁的剑桥
牛顿工作的地方—三一学院
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座右铭
1、如图所示,r 虽然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的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








r1
r
r2



D
公式中的r应为球心之间的距离
课堂练习
2、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物体有引力,物体对地球没有引力
B.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
C.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D. 中的G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BC
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
G的单位是
3、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太阳的质量为M = 2.0×1030 kg,地球质量为 m = 6.0×1024 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 1.5×1011 m)
 3.5×1022 N 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 9000 km 的钢柱.
=3.5×1022N
解:
万有引力的宏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