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初中物理 八年级复习课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检测”系列
第十章 内容结构图
机械与人
杠 杆
杠杆平衡条件
滑 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机械功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1
4
2
5
3
题型目录
6
填空题
共24分
简答题
共5分
判断题
共30分
计算题
共19分
作图题
共6分
实验题
共16分
填空题
填空题知识覆盖面广,评分客观,做答时要注意:
1.准确、规范,不要出现错别字。
2.选填内容要看清,从所给的内容中选合适的填写。
3.选择性的填空题要答全。
4.明确所填内容,不要多写也不要漏下。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 下列各种常见物品,在使用时属于杠杆的是_____,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
A 压水井 B 跷跷板 C 长条板凳 D 食品夹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基础知识
l1 =l2 F1 =F2
等臂杠杆
l1 >l2 F1 <F2
省力杠杆
l1<l2 F1 > F2
费力杠杆
基础知识
方法: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费距离
省距离
A 压水井 B 跷跷板 C 长条板凳 D 食品夹子
原题解答
ABD
D
1. 下列各种常见物品,在使用时属于杠杆的是_____,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
2. 分别利用同一个滑轮按照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起重50N的物体,如图所示。其中乙图中的滑轮为_________滑轮。
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A、FB和FC匀速提起重物时,FB=_______N。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动
50
3. 人们在使用简单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进而认识到,力和物体在________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命名为机械功。为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机械功的单位。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____力对它做了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牛顿—力
帕斯卡—压强
瓦特—功率
力的方向
重
焦耳
4.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使用同一个机械时,机械自身重力、摩擦力越小,其机械效率会越____。在生产中,人们利用多种方式提高机械效率,________
(选填“总能”或“都不能”)使其达到10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机械效率
大
都不能
5. 四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B、C、D放在货架上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若mA=mB=mD>mC,则:A、B、C、D四球相比较,____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B和C两球相比较, ___球的重力势能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A
B
判断题,就是判断正误。
1. 做题之前首先看清题目的做答要求,是用“√”“×”符号,还是用“对”“错”汉字,还是用“T”“F”等。
2. 在做题时,认真读题,错一个关键字,可能导致说法错误。
3. 注意部分内容错误或者以偏概全的情况。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借助机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杠杆类简单机械就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请你对下列杠杆类简单机械的说法的正误做出判断。
⑴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 )
⑵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 )
⑶实验室中用来称量物体质量的托盘天平属于等臂杠杆。( )
⑷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
⑸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省力( )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T
F
T
T
F
线
⑷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
⑸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省力( )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
T
7.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家们在机械的使用中发现了许多能量的秘密,并建立起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非常重要的概念。以下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认知,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了。( )
⑵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手提水桶的力对水桶做了功。( )
⑶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
⑷某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的含义是这台机器每秒钟做150J功。( )
⑸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可能达到100%。( )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永远达不到
F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F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s
必要因素
必须需要,缺一不可
基础知识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推而未动 s=0,劳而无功
2.靠惯性运动 F=0,不劳无功
3.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F⊥s,垂直无功
7.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家们在机械的使用中发现了许多能量的秘密,并建立起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非常重要的概念。以下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认知,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了。( )
⑵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手提水桶的力对水桶做了功。( )
⑶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
⑷某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的含义是这台机器每秒钟做150J功。( )
⑸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可能达到100%。( )
T
F
F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永远达不到
没有对水桶做功
基础知识
7.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家们在机械的使用中发现了许多能量的秘密,并建立起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非常重要的概念。以下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认知,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了。( )
⑵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手提水桶的力对水桶做了功。( )
⑶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
⑷某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的含义是这台机器每秒钟做150J功。( )
⑸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可能达到100%。( )
T
F
T
T
F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永远达不到
没有对水桶做功
1.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
A.做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所用的时间少
C.做功快 D.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
变式训练
2.某同学在剪纸时,所用剪刀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
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的功用于剪纸
BCD
C
8.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量的使用,而能量又有多种形式,机械能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能量形式。以下对机械能的认识,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
⑵树上的苹果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
⑷物体被举的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
⑸修建拦河坝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可以更好地利用水的机械能。( )
二、判断题(每个2分,共30分)
T
F
F
T
T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速度
9.如图所示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以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OBA所受动力F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三、作图题(1小题,共6 分)
3
画出所求力的示意图
2
受力分析
1
明确研究对象
用铅笔和刻度尺规范作图
9.如图所示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以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OBA所受动力F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三、作图题(1小题,共6 分)
F1
F2
变式训练
如图是压水井的原理图,O为支点,F1为动力,请画出把手(杠杆)阻力F2的示意图。
F2
简答题的特点:
用生活化的语言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或物理现象,问题指向明确。
解题思路:
1.分析情景,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2.推理,回顾所学,把物理概念或规律跟物理现象联系起来。
3.组织语言,要简明、规范、全面、准确。
四、简答题(1小题,共 5分)
10.荡秋千是我们儿时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如图甲。图甲中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图乙,分析小孩从A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小孩的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及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情况(不计空气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小题,共 5分)
A→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变式训练
请根据材料分析,人造卫星由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及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情况。
参考答案:人造卫星由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1.及时整理并复习错题,做到查漏补缺。
2.在作业本上完成变式训练。
课后作业:根据答案,订正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的错题。
1
填空题
共24分
4
简答题
共5分
2
判断题
共30分
5
计算题
共19分
3
作图题
共6分
题型目录
6
实验题
共16分
计算题
实验题
物理计算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做好计算题,首先同学们要从容面对,相信你只要掌握了知识,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是认真分析题意。其中关键是读题,找出关键词。然后把已知和求解用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三是统一单位,写好角标。在运算过程中都带上单位,这样更直观,不易出错。
五、计算题(3小题,共19分)
11.(6分)为了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如果同学们返校进行正常学习,骑行自行车上学和下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小华同学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km,骑车去学校用时15分钟。假设小华骑车时的牵引力是60N。通过计算回答:小华上学时
⑴做了多少功?
⑵做功的功率多大?
五、计算题(3小题,共19分)
s
t
F
W
W=Fs
P
P=
s=1.5km= 1500m
t=15min=900s
原题解答
说明:
在公式前写了取代答的文字说明的,最后可以不用再写答。
四“有”: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公式;有计算过程;有单位。
三“注意”:注意物理量符号、单位、字母的大小写;注意单位要统一(学会单位换算);注意书写要规范。
二“应当”:同一题目中,如果出现多个同类的物理量,应标注不同的角标;能分步计算的应尽量分步计算。
一“习惯”:仔细读题,随手做标记。
计算题规范答题“四三二一”小口诀:
五、计算题(3小题,共19分)
12.(6分)随着近年来济南的快速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自来水是无法直接给高的楼层供水的,所以高层楼房都要用加压泵二次供水。某小区水泵房每天需要将10t的水抽到18m高的蓄水池里。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这台水泵至少要做多少功?
五、计算题(3小题,共19分)
m
h
W
G =mg
m =10t=1.0×104kg
W= Gh
13.(7分)建筑工人用右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重为4000N的重物,若人拉绳子的力为2500N,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是6m。通过计算回答:
⑴建筑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⑵建筑工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五、计算题(3小题,共19分)
G
F
h
W有用
W总
η
W有用= Gh
W总= Fs
s=2×6m =12m
η=
×100%
原题解答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为使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⑵ 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刚和小强同学分别进行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实验。你认为______ (选填“小刚”或“小强”)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⑶ 在小刚和小强的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F1'。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右
小强
便于读出力臂
大于
思考: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时,杠杆平衡吗?
?
┐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为使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⑵ 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刚和小强同学分别进行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实验。你认为______ (选填“小刚”或“小强”)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⑶ 在小刚和小强的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F1'。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右
小强
便于读出力臂
大于
思考: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时,杠杆平衡吗?
?
G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为使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⑵ 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刚和小强同学分别进行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实验。你认为______ (选填“小刚”或“小强”)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⑶ 在小刚和小强的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F1'。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右
小强
便于读出力臂
大于
┐
l1'
l1'
l1
F1l1=F2l2
F1'l1'=F2l2
l1 F1l1 = F1'l1'
F1>F1'
变式训练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小红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______和______来实现,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⑶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使杠杆的重心落到支点,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便于测量力臂 个数 位置 不能
(3)3 变大 力臂减小了
(4)不能 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15.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⑴ 在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⑵ 图甲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两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⑶ 图乙选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使它们从同一光滑斜面的__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甲 乙
木块
木块移动的距离
m,υ
15.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⑴ 在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⑵ 图甲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两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⑶ 图乙选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使它们从同一光滑斜面的__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甲 乙
木块
木块移动的距离
速度
m,v
15.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⑴ 在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⑵ 图甲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两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⑶ 图乙选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使它们从同一光滑斜面的__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甲 乙
木块
木块移动的距离
速度
相同
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m,v
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1.及时整理并复习错题,做到查漏补缺。
2.在作业本上完成变式训练。
课后作业:1.总结并整理各题型答题要点,写到本上
2.整理与自行车相关的物理知识,并选取一个知
识点出一道题目,小组交流
“第十章 机械与人”单元检测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
1. 下列各种常见物品,在使用时属于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
2. 分别利用同一个滑轮按照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起重50N的物体,如图所示。其中乙图中的滑轮为__________滑轮。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A、FB和FC匀速提起重物时,FB=_________N。
3. 人们在使用简单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进而认识到,力和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命名为机械功。为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____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机械功的单位。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_________力对它做了功。
4. 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__。使用同一个机械时,机械自身重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其机械效率会越________。在生产中,人们利用多种方式提高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总能”或“都不能”)使其达到100%。
5. 四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B、C、D放在货架上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若mA=mB=mD>mC,则:A、B、C、D四球相比较,_______球的重力势能最大; B和C两球相比较, _______球的重力势能大。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T”,错误的填写“F”,无法判断的填写“N”。标对得2分,标错不得分。)
6.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借助机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杠杆类简单机械就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请你对下列杠杆类简单机械的说法的正误做出判断。
⑴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 )
⑵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 )
⑶实验室中用来称量物体质量的托盘天平属于等臂杠杆。 ( )
⑷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 )
⑸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省力。 ( )
7.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家们在机械的使用中发现了许多能量的秘密,并建立起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非常重要的概念。以下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认知,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了功。 ( )
⑵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手提水桶的力对水桶做了功。 ( )
⑶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 )
⑷某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的含义是这台机器每秒钟做150J功。 ( )
⑸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可能达到100%。 ( )
8.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量的使用,而能量又有多种形式,机械能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能量形式。以下对机械能的认识,请你判断其正误。
⑴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 )
⑵树上的苹果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
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 )
⑷物体被举的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 )
⑸修建拦河坝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可以更好地利用水的机械能。 (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 分)
9. 如图所示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以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OBA所受动力F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5分)
10. 荡秋千是我们儿时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如图甲。图甲中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图乙,分析小孩从A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小孩的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及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情况(不计空气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为了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如果同学们返校进行正常学习,骑行自行车上学和下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小华同学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km,骑车去学校用时15分钟。假设小华骑车时的牵引力是60N。通过计算回答:小华上学时
⑴做了多少功?
⑵做功的功率多大?
12.(6分)随着近年来济南的快速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自来水是无法直接给高的楼层供水的,所以高层楼房都要用加压泵二次供水。某小区水泵房每天需要将10t的水抽到18m高的蓄水池里。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这台水泵至少要做多少功?
13.(7分)建筑工人用右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重为4000N的重物,若人拉绳子的力为2500N,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是6m。通过计算回答:
⑴建筑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⑵建筑工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为使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⑵ 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刚和小强同学分别进行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实验。你认为______?(选填“小刚”或“小强”)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在小刚和小强的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
15. 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⑴ 在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
⑵ 图甲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两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⑶ 图乙选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使它们从同一光滑斜面的 (选填 “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然后分别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压水机 B. 跷跷板 C. 长条板凳 D. 食品夹子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丙
甲 乙
木块
第十章单元检测试题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