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0分 , )
?
1.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 )
A.欧洲人特别喜欢黄金
B.黄金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条件
C.黄金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直接驱动力
D.葡、西沿着相反的方向去寻找黄金
?
2. 有学者说:“一个西迁的民族成了西亚的主人,战争和杀戮使他们控制了广大的土地,东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个“西迁的民族”是( )
A.阿拉伯人 B.粟特人 C.蒙古人 D.土耳其人
?
3.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
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B.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C.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
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
?
4. 在较长时期内,史学家的视野只局限于本国或某一城市,且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问题上。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开始以整体的思想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包括它的现实和历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 ? )
A.锤炼了欧洲人冒险的精神
B.强化了欧洲的中心地位
C.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D.引起了欧洲的社会革命
?
5. 1553年,一队____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即今日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500两,允之。自此入住、盘踞澳门。横线处应填写( )
A.荷兰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沙俄
?
6. 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结果引发了一场殖民战争。这场殖民战争( ? ? ? ?)
A.使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B.英国夺取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推动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7. 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 )
A.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
8. 17世纪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世界航运业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
9.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扩张”为主题,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 ? ? )
A.荷兰、英国、法国
B.葡萄牙、荷兰、法国
C.西班牙、荷兰、英国
D.西班牙、俄国、英国
?
10.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今在西方各国,最奇巧可羡之事,乃是能推船推车的火蒸水汽。”其中的“车”指( )
A.马车 B.汽车 C.电车 D.火车
?
11. 如图,以下对右翻曲线图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新航路开辟引起的
B.基本实现了水上运输工具的变革
C.不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
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
12. 如图,这一组图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C.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D.罪恶的殖民扩张
?
13. 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 ? ? )
A.规模迅速扩大
B.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内部竞争激烈
D.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
14. “他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从此,打开了电能宝库的大门。”这里的“他”是(? ? ? ? )
A.法拉第 B.西门子 C.马可尼 D.爱迪生
?
15. 年月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
16. 有文献记载:世纪,它造就了全世界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的文明,替代了英国和欧洲大机器工业的文明。其中的“它”是指( )
A.改良型蒸汽机 B.内燃机
C.飞机 D.互联网
?
17.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
A.有线电视 B.互联网 C.卫星电视 D.无线广播
?
18. 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此“革命”正确认识的是(? ? ? ? )
A.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
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
C.他们的理论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真理
D.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类以理性面对世界的态度
?
19.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20. 与近代英国相比,韩国工业化的特点是(? ? ? ? )
A.国家大力干预 B.利用了外部资金
C.从轻工业开始 D.拥有国际市场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40分 , )
?
21.(18分) 社会的发展推动妇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妇人,伏于人也。……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大戴礼记?本命篇》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人的妇女观念。
材料二??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对妇女和童工劳动的剥削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时期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中的女工们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三??文之意,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未知诸君以为然否?更有一言奉献:切勿倚赖男子代为出力,方不为男子所利用也。
–孙中山《致参政同盟会女同志的信》(年月日)(节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妇女解放的因素。
?
22.(2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年 凯伊 英国 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克隆普顿 英国 骡机
1785年 卡特莱特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93年 伊莱·惠特尼 美国 轧棉机
1782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 美国 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0年 格拉姆 德国 电动机
1887年 狄塞尔 德国 柴油机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炸药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1837年 莫尔斯 美国 有线电报
1876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96年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报
材料二?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该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0分 )
1.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掌握.
3.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新航路的开辟,高考时对其的考查较多,学习时要注意其背景、路线、影响等。
4.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5.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1553年”。
6.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来分析。
7.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17、18世纪东西方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17、18世纪欧洲的社会现实和当时清朝传统经济政策来分析材料。
8.
【答案】
D
【解析】
关键信息是“17世纪、海上马车夫”,结合荷兰的殖民扩张进行分析即可。
9.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殖民扩张,学生需要结合所学分析材料进行解答。
10.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的言论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对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11.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12.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13.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
14.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5.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及其成就.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互联网技术兴起和发展的表现以及影响分析材料。
18.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19.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各国工业化过程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20.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韩国工业化的特点。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40分 )
21.
【答案】
(1)观念:男尊女卑;男女平等.
(2)原因:机器生产操作简便;工资相对低廉;便于管理和剥削.
理解: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削弱封建思想束缚;提高妇女家庭地位.
(3)建议:组织团体;接受教育、普及知识;不依赖男子.
因素:先进思想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促进;政治革命的推动;妇女自身的努力.
【解析】
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内容考查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查古代与近代的妇女观念;工业革命时期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的原因;妇女解放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建议;推动妇女解放的因素.涉及的知识有儒家思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答案】
(1)特点:发明创造者主要是科学家或工程师,人才素质高于以工人技师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之后向其它国家发展;侧重于重工业及基础工业领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原因:科技革命和重工业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和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
(3)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垄断组织,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