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8下生物 15.2免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8下生物 15.2免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14: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疫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健康的生活》第二节第1课时的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第十个一级主题“健康地生活”下的第2个内容“传染病与免疫”。通过本节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进一步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增强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为后面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人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以前接触较少。之前学习过血液组成,皮肤结构,呼吸道的鼻毛、鼻涕等的作用,讲病毒时提到过疫苗的作用。
学生对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加之本班学生生物基础较低,所以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以及类比的方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免疫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能判断抗原和抗体。
能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的方法分析实例。
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提高增强免疫力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说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能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难点:
特异性免疫的原理(抗原和抗体以及吞噬细胞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泡泡男孩:
1971年9月21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为什么没有免疫系统就要在这个隔离罩里呆着?
空气里到底有多少细菌和病毒呢?
小资料:据调查,一声咳嗽,一个喷嚏会射出近100万粒的飞沫。一个喷嚏喷出的病菌可高达8500万个,这些微小的飞沫可长时间地在空中漂浮游动,在无风的室内可以漂浮30——60分钟,漂浮时间长者可达30小时。飞沫的水分蒸发后,细菌和病毒又随尘土飞扬。
小资料:如果没有洗手,将手按在灭菌之后的培养基上,培养两天后的菌落是这么多的。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细菌、真菌、病毒进行着亲密接触,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每天都生病呢?
听事例并思考
答:隔离罩里是无菌的,外面的空气里有很多细菌和病毒。
答:很多很多,就是没看见过。
空气确实有难以想象的数量的细菌和病毒。
再次感叹细菌和病毒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答:我们人体有免疫系统,有抵抗和消灭病原体的一套防御机制。
利用特殊而又不可思议的个例,引入本课,先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通过问题串和资料引导学生意识到人体免疫力的强大作用。从而引出本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类比及免疫的概念
类比: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对于古代的皇宫来说,要抵抗外敌入侵,都会有哪些防御部署呢?
人体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和防御也具有类似的功能。
对于人体来说,我们的敌人是谁?
造成我们生病的生物统称病原体。
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等)和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叫免疫。
答:城墙,门口有守卫检查进出人员;宫内有巡查侍卫;除了常规防御外,还应该有御前侍卫,特厉害的那种,现在讲就是特警这种,平时出现的少,到关键时刻能有效杀死敌人。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答: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等。
用类比方法,将抽象的三大防线与古代皇宫防御部署相对比,加深印象
第一道防线
那我们人体的哪些部位先和这些病原体接触?
这些部位怎么抵御病原体入侵呢?
1皮肤:资料: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皮肤好比一座城池的什么结构?
2呼吸道:之前学过鼻的结构,鼻腔有什么结构起防御作用? 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也有具有防御功能的结构,是什么?
3消化道:口腔及以下的消化道也是这样防御的吗?口腔及消化道上皮图片。消化道会分泌溶菌酶等杀菌物质。
小结:刚才介绍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防御功能都是对进入人体表面的病原体的防御,好比一座城池的什么部署?
我们把城墙和城门守卫叫做第一道防线,在人体里第一道防线包括什么?
答:皮肤、鼻腔、嘴等部位
答:城墙
鼻毛和粘膜
纤毛和粘膜
城门守卫
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的粘膜及杀菌物质。
利用旧知识:展示皮肤,黏膜组织结构,补充溶菌酶的作用,形成免疫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第二道防线
再看这种情况,小孩子的手被划伤了,皮肤出现了破损,病原体就会由伤口侵入,这时机体就会发生一些反映,伤口红肿发炎了。(红肿图片)
伤口红肿其实是身体另外一种防御物质在抵抗病原体的表现。这种物质是什么?什么物质能吞噬掉病原体 ?
(提醒:之前学过血液里有一种细胞有吞噬功能。看:这就是白细胞正在吞噬病毒。)
血管大量充血,有时伤口会流脓,这就是平时说的炎症反应。
白细胞这种防御作用好比城池中的什么部署?
白细胞
巡查侍卫
利用情景:孩子划伤发炎,讲解发炎的原因,从而引出人体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溶菌酶
非特异性免疫
前面介绍的几种人体的免疫作用,有皮肤的屏障作用,消化道、呼吸道的清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他们有没有共同点?他们是只针对某种病原体还是所有病原体都有抵抗作用?
我们就把这些对一切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的免疫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不挑选.对所有病原体都能起到防御作用。
小结前两道防线的共同点,得出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尽管人体有这些非特异性免疫,还是会在病原体特别多或它特别强大的时候,会有一些病原体能够突破前两道防线,进入人体内部细胞及血液等体液里。这时候怎么办呢?
人体内也有这么一种可以高效地有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防御部署。他们是谁呢?怎么高效的对付病原体呢?
看一个生活实例,小女孩感冒不舒服了,去医院一般医生会先让你做什么检查?看什么指标?
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用的呢?淋巴细胞就是御前侍卫,我们看一看淋巴细胞是怎么杀灭敌人的。
视频:淋巴细胞识别,产生特异性抗体,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我们把淋巴细胞识别的病原体叫抗原,产生的y型蛋白质叫抗体。产生的抗体形状和抗原的凸起是不是匹配的啊?人体恢复健康之后,抗体会继续存留在人体内,当再次遇到同种病原体时,会立即发挥防御功能。有些病抗体会保持终身(水痘),有些保持的时间短些(流感)。
这个小女孩对这种感冒病毒就有了免疫力,她回到学校后,同桌得了水痘,小女孩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上呢?她体内由感冒病毒产生的抗体对于水痘病毒能起防御作用么?
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产生免疫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呢?免疫器官的组成: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等。
回到泡泡男孩的例子,他没有什么防线?第二和第三道防线。
御前侍卫该出动了。
化验血液
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
淋巴细胞用凸起抓住病原体,然后有一些y型的东西就会束缚住病原体,然后吞噬细胞把病原体消灭
不能。抗体是针对专一抗原才有作用的。
利用生活经验,感冒后去医院要化验血常规,从而引出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
再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抗体和抗原的
特异性结合。引出特异性免疫。
泡泡男孩,免疫力很重要。那我们做些什么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得传染病。
锻炼身体,注意休息,饮食,心情,注意洗手卫生等。
疫苗原理
除了得过水痘可以免疫以外,还可以怎样获得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