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5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5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6 11: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黄土高原区域的发展
基本概况:
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
主要地貌:
黄土源、黄土梁、黄土茆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
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
位于我国中部偏北,太行山以西地区。
(1)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2)说一说,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太行山以西地区。
北半球中纬度(34°N--40°N),东半球(103°E--114°E)。
北临内蒙古高原、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南临秦岭。
2、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阅读太原和西安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月份 1 2 3 4 5 6
太原 气温(℃) -5.5 -2 4.2 12.2 18.1 21.8
降水量(mm) 3.2 5.2 13.4 19.9 33.3 55.9
西安 气温(℃) -0.1 2.9 8.1 14.7 19.8 24.8
降水量(mm) 6.9 9.6 28.6 43 60.2 5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太原 气温(℃) 23.4 21.9 16.5 10.1 2.5 -3.7
降水量(mm) 102.1 107 51.6 25.6 10.7 3.2
西安 气温(℃) 26.6 25.3 19.9 13.9 6.9 1.3
降水量(mm) 98.6 70.8 91.6 59.9 23.9 5.8
(1)对照地图上的高度表,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
(2)对照地形图上的颜色差异和河流流向,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地势特征。
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
3、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4、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地貌
黄土塬
黄土堆积受流水侵蚀残留的顶部,面积宽度较大、地表平坦、坡度小(1°~3°)的高原面,称为塬。
黄土梁
高原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几十米到数百米,最多可至数千米),面积较小、坡度较大 的高原面,称为梁。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陵,面积小、平面上呈椭圆或圆形,坡度大的称为峁。
黄土柱
黄土林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
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以下问题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严重的水土流失
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降水: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形:较陡,千沟万壑的地形。
陡坡开荒、过度垦牧、采矿、修路等人类活动使地表疏松,植被减少,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农作物产量下降
破坏了农田、村庄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②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黄土高原变绿了
高原绿了,农民富了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在延安市宝塔区张新庄村群众眼中,这首“信天游”不但唱出了自己村庄的变化,也唱出了整个黄土高原的变化。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而随着高原的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
张新庄村一位农民高兴地说:“10年前自己家种90亩山地,守黄土高坡受穷受累;如今87亩山地变成了林子,栽种了果树,自己家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的地方还将旅游和特色农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增加了,逐渐摆脱了贫困。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和范围:北起_____,南至_____,西抵_______,东到_______。
(2)自然环境。
①特征:生态环境_____,地表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黄土结构_____,裂隙较多,缺乏_____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_____;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_______、黄土梁、________等地貌类型。
长城
秦岭
乌鞘岭
太行山
脆弱
沟壑纵横
疏松
植被
侵蚀
黄土塬
黄土峁
2.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1)传统生活方式:主食是_____和_____,传统民居是_____,传统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
(2)现代生活方式:食物日趋丰富,居住条件改善,交通发展迅速,_________方便。
小麦
杂粮
窑洞
马车
驴车
对外联系
小麦
谷子
辣椒
山西醋
阅读教材正文,填写下表。
自学辅导
面食和谷子
咸菜、辣椒和醋
窑洞
马车、驴车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主食
佐食
民居
交通工具
阅读
窑 洞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
近些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注重对传统窑洞的改良,多采用新型建材,注重空间分隔,不仅继承了传统窑洞的优点,而且通过增设采光、通风装置,妥善解决了旧式窑洞内部阴暗潮湿的不足。新式窑洞群立面美观,富有现代气
传统窑洞
陕北新窑居
活动
(1)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2)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想一想,对于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分析,玲玲、贝贝的说法有道理吗?你还能作进一步的补充吗?
山西人喜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面食。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既美味可口,又有助于消化
山西的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内的酸碱平衡。
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诸如陕北腰鼓、陕西剪纸、信天游、秦腔等,也走出了黄土高原,逐渐为世人知晓。你了解黄土高原这些传统文化吗?请把你了解的内容介绍给同学。
剪纸
腰鼓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