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让纸张更结实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哪种纸更结实”,主要是从纸提手的应用转向通过挂重物的科学实验活动,探究哪种纸更结实。活动2“绕纸绳”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纸提手的造型,动手将纸条绕成纸绳来开展实验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张变得更结实。活动3“折纸桥”,教师指导学生用“折”的方式改变平板纸桥的形状,通过实验数据来比较让纸桥承重增加的更多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产品、解决技术应用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材分析
《让纸张更结实》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百变的纸”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不同纸的结实程度,然后再进行“绕纸绳”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在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能让纸张变得更结实。这节课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折纸桥的活动,拓展了“让纸张更结实”的主题。本课的活动也涉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通过一系列“让纸张更结实”
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针对一项具体任务进行设计、测试和改良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道用绕纸绳、折纸桥等方法可以让纸张变得更结实。
2.认识纸张等简单科技产品的功能。
3.能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作品。
4.能用语言初步描述所制订的科学探究计划。
5.能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用绕纸绳、折纸桥等方法可以让纸张变得更结实。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作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各种常见纸的纸条、钩码、报纸、长尾票夹、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尺子、纸条×2、纸绳×1? 学具准备:12组面巾纸×3、34组宣纸×2、56组报纸×2、作业纸×1、钩码、报纸、长尾票夹、尺子
分成8个小组,每组4人,共32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表演神奇的纸条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其实小小的纸张隐藏着很多秘密,今天我 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让纸张更结实。
(二)活动探究
一、实验一
哪种纸张更结实?
师:生活中纸的种类非常的多,有面巾纸、宣纸、报纸、作业纸等,你觉得哪种纸最结实呢?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引出实验一
1.实验指导(图片展示):
2.师示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提起纸环(双手捏紧纸环);
②挂重物(挂钩码的技巧);
③记录重物数量(及时记录)。
④钩码很重,在实验时应当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或同学。
3.巡视各组,指导实验。
4.引导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师收集各组的实验结果。
6.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纸张能够承受不同的重量,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结实性
二、实验二
比比看纸条和纸绳哪种更结实
1.师拿出不同纸提手的纸袋,并提出问题纸提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种纸提手更结实?
2.师示范纸绳师如何由纸条变出来的?
3.师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先将其中一条纸条绕成纸绳
②纸绳和纸条进行拔河比赛
③注意:不能太过用力,小心伤到其他同学
4.巡视各组,指导实验。
5.引导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把纸张绕成绳子变得更结实,可以提起更多的重物。
纸绳>纸条
板书
三、实验三
折纸桥
1.师出示纸桥并提问:“这么柔软的报纸能承受多少个小夹子呢?”
2.生做出猜想
3.说明实验二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先把桥墩搭好,并用尺子量出距离为8CM。
②把桥面铺上,并把小夹子放中间,直到塌了为止。
③记录员要及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①小夹子要放在中间,
②尺子要量出桥墩距离为8CM后才能实验。
4.引导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折叠后的纸桥面加厚了,而且有很多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形状有利于加强稳固性
图片(折叠过的纸桥面)>图片(未加工过的纸桥面)
板书
三、总结与拓展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生回答:①同种材质的纸张,可通过改变形状让纸张变得更结实。如把纸条绕成纸绳;
????②将纸对折,或者折成“W”形一样的扇子,也可以更结实。
四、亲子时间
总结:这节课老师上得特别开心。因为你们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时认真、详细,同时也养成了学习探究的好习惯。同学们,你们真棒!那这节课呀,我们学习了如何让纸张更结实的几个办法,谁来跟我说说都有什么办法?
五、板书设计
让纸张更结实
????纸绳?>纸条
????图片(折叠过的纸桥面)>图片(未加工过的纸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