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14: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本节内容涉及到了“随机性”,随机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本节课突出了对学生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体现探究式学习的乐趣和优势。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第三册第十三章遗传和变异第三节人类的遗传第二部分内容人类的性别决定。是初中所学遗传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人类的性别决定是遗传的基本规律在性别和方面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染色体组成、男女性染色体的异同和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性状的遗传和生物的遗传物质两节的内容,对生物遗传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初一年级的生物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探究实验的能力。但是初二学生正在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限,辅以形象思维才能很好的发展抽象思维。
(三)前情分析:
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组织学生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列式分析出男女的理论比例,学生缺乏对随机性的切身体验。 (四)教学策略: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小品 “超生游击队”引入课题;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侧重实验,加深学生对随机的认识;培养能力,学会针对实验目的选择最恰当的实验材料。
三 、教学目标 (一)生命观念: 1.?90%学生能够说出人类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组型及正常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差 异; 2.?80%学生能够解释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决定子女性别的道理;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1.?学生能够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细胞类型;
2.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性别决定的偶然性因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2.??通过性别决定过程的学习,学生破除性别决定由双亲之一决定的错误想法。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解释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决定子女性别的道理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什么决定子女性别”的真正理解
突破策略: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时间预计
教学目标达成的师生双向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导入
教师:播放录相:《超生游击队》片段 提问:这对夫妻为什么吵架呢? 生男生女到底怪谁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类的性别决定。 板书:人类的性别决定
学生: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对性别决定的兴趣,引入课题。
第二:
关于人类性别的讨论
教师:人类有几种性别?? 出示图片:图1:男人和女人 图2变性人(男性) 板书:关于人类性别的讨论 设问:但是科学家却说他实际上是一个男人,为什么呢?原来科学家发现他的染色体组成和男人的一模一样。?
他的染色体组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图片: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教师:而女性染色体组成是这样的 出示图片: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教师:男人与女人的染色体有哪些不同?
布置任务:比较男女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学生:有一对染色体不同
学生:说出男女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异同点。
出示人类染色体图
教师:科学研究表明正是这对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分化密切相关,所以将它们命名为性染色体,和性别分化无关的染色体则叫常染色体,有22对。
教师:男女这对性染色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男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是一长一短,而女性体内是一样的。男性的性染色体中有一条与女性体内的染色体是大小形态一样的。
教师:生物学家将男女相同的那条染色体命名为X染色体,那条短的则叫Y染色体。 Y染色体虽然仅相当于X染色体的三分之一,但仍然携带着许多基因,特别是可某些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没有的,如对早期胚胎能否形成睾丸起决定作用的基因。此外,Y染色体上还有与精子生成有关的基因。
通过设置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
人类性别的判定
教师:男女的性染色体分别是?
学生板书:男(XY)女(XX)
教师:如何表示男女的染色体的组成?
学生板书:男:(22对+XY)女:(22对+XX) 教师:生物学上怎样判断一个人的性别呢?
学生:看他(她)的性染色体;
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第四:
人类子女的性别决定
教师:刚才小品中这对夫妇想生一个男孩,男孩的性染色体是?
学生:XY, 教师:他的细胞内的Y染色体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母亲给他的
呢?
学生:父亲 教师:生男生女是谁起决定性作用啊?为什么? 学生:父亲,因为子代体内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父亲。
教师:看来我们应该给女人平反了,正如小品中所说:“生男生女,老爷们儿是关键。”
教师:但父亲真的可以决定生男生女吗? 性别决定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人的生殖过程。
播放flash
教师:你说出人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子女的性别什么时候决定吗?
学生:受精时
承上启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作出预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五:
模拟实验
教师:请设计实验:模拟精子、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
出示:
实验材料:1.纸袋两个(父、母)
2.选择其一(A:黑白围棋子若干 B:纸牌40张 C:硬币若干)
教师:选择一种实验材料,针对实验材料设计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挑选实验材料并讨论实验方案,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结果记录表
教师:1、你认为选择哪一种实验材料最适宜?你考虑到了哪几方面的因素?
学生:每组组长汇报所选的实验材料,并说明选择该材料的原因。教师:选择实验材料的一般标准:一是要容易获得,易于培养;二 是要便于实验操作;三是要有明显的实验效果,便于观察记录。
孟德尔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选择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豌豆具有闭花传粉,自花授粉和相对性状多而明显等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使它成为遗传学实验中独特实验材料之一。孟德尔选择了它也就相当于选择了成功。
教师:2、你是怎样设计实验步骤的?
学生:每组组长汇报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
教师:请对其他组的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讨论
教师: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推测生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50%
通过甄选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
分析实验结论
教师:为什么是50%?
学生:因为男性精液中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的数量相等,并且精子与卵细胞是随机结合的。所以一般来说,每一胎生男生女的概率相等,并且都是50%。
板书:男:女=1:1
教师:回到刚才的小品,他们已经生了三个女儿,推测一下这回让他们如愿以偿生个儿子的概率是多少呢?
教师:小品中的夫妻一直没有生儿子怪谁呢? 怪女人?
学生:性别由男性的精子决定,所以不能怪女人。 教师:怪男人?
学生:性别是在受精的时候决定的。男人能选择和控制一定让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吗?不能。因为进入阴道的精子多达数亿,哪些精子能够进入输卵管是不确定的,哪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也是不确定的。
教师: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机会是几亿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教师:怪谁呢?
学生:与卵细胞结合的那个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并拓展
拓展
资料分析: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男女出生性别比正常应是103:100至107:100,而中国这一比例高达119.86:100。
我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22.85 :100 ,目前全国处于婚期的男性已多于女性1800万人,预计到2020年,20岁至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
出示:“关爱女孩”
拓展学生思路,让他们学会多视角的思考问题。
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的性染色体组成决定人类性别。讨论:一对夫妻已经有一个女孩了,请预测他们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是什么?几率是多少?
学生:男:女 = 1:1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上,学生兴趣一直很高,尤其是通过小品片段引入,使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集中到了“子女性别到底由谁决定”的问题上来。紧接着出示的男女染色体组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类的性别。在子女性别问题上学生存在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子女性别由父母双方决定。二是:子女性别由父方决定。针对这两种观点引出模拟实验。学生在选择材料和实验设计上都得到了锻炼。最后通过亲身模拟试验,学生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整节课内容连贯,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测,对待实验的态度严谨,小组成员合作默契。
但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最后分析重男轻女问题时不够全面,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分析只涉及到了“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实际上在农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问题,男性在承担沉重的体力劳动方面有优势等诸多优势,本次课没有充分分析这些因素是一个遗憾。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往的模拟实验都是老师提供一种实验材料,学生只能用这一种材料在课上做实验。而本次课上在模拟实验之前,给了每组学生纸袋两个,黑白围棋子各两枚,纸牌20张,硬币两枚,骰子两个;思考:1、你认为选择哪一种实验材料最适宜?你考虑到了哪几方面的因素?并出示选择实验材料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容易获得,易于培养,二是要便于实验操作,三是要有明显的实验效果,便于观察记录。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自由选择一种实验材料,并用所选材料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各组学生交流实验方法、评论此模拟实验选择哪种材料最为恰当,哪种实验操作最简便,最符合实验原理。四种材料均可以完成实验,但是对于本实验来说选择黑白棋子和纸袋最为简便且较贴切。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所帮助。
附:
实验记录表:
次数
受精卵中
性染色体组合
后代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代个体的数量:男=????????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