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根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今天我主讲的课题是,探究根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通过实验的要求,我将以以下几点阐述本节实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毛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实验内容
本实验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实验。实验内容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萝卜,刀,塑料板,烧杯,食盐,水,吸水纸,塑料薄膜,托盘天平,砝码。
实验原理: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
步骤:
1、切取等质量的萝卜条若干,放在培养皿中备用。
2、配置等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各一杯。
3、托盘天平水平放平,调零,调平衡。分别称取萝卜条的初始质量,并记录数据。
4、把萝卜条分别用镊子放置于清水和浓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
5、用镊子分别夹取清水和浓盐水中的萝卜条,用吸水纸吸干萝卜条表面水分,再用托盘天平分别再称取质量,记录数据。
教学环境
带领学生进入生物实验室,观察展台。
教师准备的器材:萝卜,刀,塑料板,烧杯,食盐,水,吸水纸,塑料薄膜,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自带的简易器材有:萝卜,吸管,自制固定架,红墨水。
实验方法
引导式探究(即层进设问法,步步推进,开启新思维)
自主式探究(即分组实验法,实际操作,训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讨论法(表达、交流,多方位感知,拓展知识的多维度空间)
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生活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实验兴趣。
做出假设
例如:”烧苗”现象与施化肥有关,化肥施多了就造成“烧苗”现象。化肥施多了土壤水溶度的变化怎样?与我们根毛细胞的溶度有什么关系?
探究实验:
问题一: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呢?
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提示:根毛细胞?可以用什么代替?
教师举例:萝卜条,镊子,培养皿
问题二:怎样证明萝卜吸水和失水的?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用什么让萝卜吸水,又用什么让萝卜失水?用眼睛观察?有何科学的测量工具?
学生讨论,老师加以选择:烧杯,清水,浓盐水,吸水纸,托盘天平,砝码。
问题三:根据我们手中的实验器材,怎样制定实验步骤?学生讨论,老师引导。
方法步骤:
1、切取等质量的萝卜条若干,放在培养皿中备用。
2、配置等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各一杯。
3、托盘天平水平放平,调零,调平衡。分别称取萝卜条的初始质量,并记录数据。
4、把萝卜条分别用镊子放置于清水和浓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
5、用镊子分别夹取清水和浓盐水中的萝卜条,用吸水纸吸干萝卜条表面水分,再用托盘天平分别再称取质量,记录数据。
进行实验
让同学们切取等质量的萝卜条若干,放在培养皿中备用。配置等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各一杯。通过取等质量的萝卜条,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
托盘天平水平放平,调零,调平衡。分别称取萝卜条的初始质量,并记录数据。教师演示,学生分组操作。初步锻炼了学生托盘天平的操作能力。
把萝卜条分别用镊子放置于清水和浓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
教师提示:萝卜细胞浓度、清水和浓盐水的浓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浓度的不同,不断地思考实验与浓度的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分小组进行实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数据。得出浓盐水的萝卜条质量减轻了,清水中的萝卜质量条增加了。
学生讨论出原因:浓盐水中的萝卜条失水;清水中的中的萝卜条吸水。三者浓度的差别与吸水和失水的关系。
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吸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失水
表达与交流
学生通过表达和交流,不断的产生兴趣,通过自带的简易器材来自主探索实验。锻炼了学生,自主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评价
一、不足之处:实验中等质量萝卜条很难用刀切取。改进:用打孔器取出等质量的萝卜条,减少实验误差。
二、不足之处:学生称量中,托盘天平操作不当,实验数据记录不准确。实验中萝卜条的数量少,容易造成实验的偶然性。改进:需重复多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