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复习专题-1.5比较阅读(一)(视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中考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复习专题-1.5比较阅读(一)(视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2 09:03:46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慕联教育专题课程] 课程编号:ZS1608010201ZKFX0305XYP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子墨 中考复习专题
比较阅读(一)学习目标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类型1.山水类
2.战争治国类
3.劝喻类
4.人物传记类
山水类:
战争治国类:《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公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类型壹山水类比较阅读1、表达方式
2、表达情感
3、写作手法
4、写作内容山水类比较点:
②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写了“月色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描写
议论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 。贰战争治国类比较阅读1、战争取胜的原因
2、治国的道理
3、人物形象
4、写作内容
5、表达方式或论证方法战争治国类比较点:1、(甲)段中,作者着重从“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谈到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揭示了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
(乙)段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够反映(甲)段揭示的这一实质的句子是???????????????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曹刿论战》【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得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
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1、快速浏览题目: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2、仔细分析标题: 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文段,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

结1.山水类
2.战争治国类
3.劝喻类
4.人物传记类
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类型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