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苏教版4.3《心脏和血液循环》(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五年级上苏教版4.3《心脏和血液循环》(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15: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五年级上苏教版4.3《心脏和血液循环》同步教案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3、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有:一、主要解决“心跳是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和了解心脏的跳动。二、主要解决“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的功能。三、讨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即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预期教学效果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时
1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模型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心脏的知识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二、认识心跳的作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四、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1. 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赛内容是: 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2. 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离!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3. 提问: 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教师小结: 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5.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6. 提问: 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7. 根据学生回答再问: 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8.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9. 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我们来研究一下。
10.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教师讲解: 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11.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推测一下吗?
12. 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13. 心脏是如此重要,如果这个泵出现毛病,那么人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全世界每年由于心脏和血管出现问题而死亡的有16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9.2%。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瓣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14. 小结: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
1、学生找。
2、学生可以补充介绍找来的资料。
3、学生提出猜测。
4、学生回答。
5、学生找后汇报。
6、学生手握滴管反复挤压松开,体会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7、学生利用在水中挤压滴管来模拟心脏跳动。要求: 边操作边体会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并说理由。
8、学生猜想。
9、小组讨论: 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10、阅读资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