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假日杯”
国学竞赛复习宝典[慕联教育专题课程] 课程编号:ZS1611010201GXO2O6YLT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夏青 学习目标魏晋南北朝的美文赏析概览表(课外)内容:赞曰:丈夫处世,怀宝挺秀。辨①雕万物,智周宇宙。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条流殊述②,若有区囿③。堂堂的男子汉立身处世,超人的才德便会挺然秀出。雄辩的才华能论述万物,周全的智慧能遍观古今。立德立功立言何必隐藏?体会到了道就一定传授。诸子各有流派百家学术殊异,如同各有它们的区域苑囿。辨通“辩”,本指辩论口才,这是兼指写作的才能。述区囿作“术”。术:道路。区分。囿,园林。赏析:全篇分三部分:一、叙述子书的性质、起源及子书与经书的区别。二、主要评论先秦诸子散文的内容方面不同的特点,归结为两大类,一类纯粹的,一类是驳杂的,以是否符合儒家经典为准则。三、讲诸子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汉魏以后的诸子散文,指出汉以后的子书渐不如前。
刘勰从学术内容和写作风格特点两方面研究了诸子著作。他认为诸子书是“入道见志”之书,这“道”就是“自然之道”。主要内容:《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主旨争议:第一种观点:甄氏说
认为,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第二种观点:君王说
这种观点认为认为,所谓的“洛神”并不是甄氏,甚至曹植和甄氏也没有发生过恋情。第三种观点:亡妻崔氏说
一直以来,甄氏说都占据着主流,而君王论也时而崭露头角。几年前,学术界另一种观点横空出世,认为洛神赋所描写的其实是曹植的亡妻崔氏。主要内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主题思想: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抒写作者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寓情于景,情真意切,富有情趣。主要内容: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大凡文章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主题思想:曹丕在《论文》里还从统治阶级立场有意识地提高文学的地位。他不像汉朝的帝王把作家当作“倡优”,把辞赋比为“博弈”,而是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且鼓励文人们更积极地创作,希望他们不要“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这是很有远见的。他这一论点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建安时代作家的创作自觉精神,对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赏析: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 主要内容: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这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却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
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赏析:曹操的《求贤令》代表了对东汉士风强烈的反动--道德无用,唯才是举。这种弃德唯才的政治风格,以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曹操这种弃德唯才的用人导向,并不合理,不免被批评为奸雄作风,可能是曹操为其自身出身卑微作的抗议,但在错误中仍有其悲凉、有其可取之处--毕竟从政是造福百姓的事业,没有才能空谈道德是不行的;然而亦毕竟偏激,完全不要道德,造成魏晋南北朝长期的篡乱、烧杀。光凭才干,也不是能解决时代大问题,故德才兼备才是合理导向。课堂回顾诸子归去来兮辞洛神赋兰亭集序求贤令典论?论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