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国学竞赛宝典-先秦及两汉时期之美文赏析3(微课视频+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国学竞赛宝典-先秦及两汉时期之美文赏析3(微课视频+课件: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13:37:16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假日杯”
国学竞赛复习宝典[慕联教育专题课程] 课程编号:ZS1611010201GX0107ZHT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亦冉 学习目标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览(课外)《离骚》《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庄周梦蝶》《谏逐客书》 《过秦论》《项羽本纪》 《大学》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离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01. 《离骚》(屈原)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02.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寡人之于国也》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03.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04. 《庄周梦蝶》(选自《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05. 《谏逐客书》(李斯)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06. 《项羽本纪》(选自《史记》)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07. 《过秦论》(贾谊)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先秦及两汉经典美文概述(课外)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08. 《大学》(选自《礼记》)《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
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课堂回顾1.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的作品是 。2.《荆轲刺秦王》选自 。3.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的文章是 。 4.《项羽本纪》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 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5.贾谊的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离骚》《战国策》《寡人之于国也》《史记》《过秦论》6《大学》着重阐述了 、培养良好的 与
之间的重要关系。提高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治国平天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