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国学竞赛宝典-元明清时期之美文赏析7(微课视频+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国学竞赛宝典-元明清时期之美文赏析7(微课视频+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13:36:35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假日杯”
国学竞赛复习宝典[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ZS1611010201GXO4O4ZHT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亦冉 学习目标元明清时期经典美文概览《湖心亭看雪》《弟子规》《狼》2 《狼》3《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 《狼》1《满井游记》 《口技》第一部分PART ONE赏析元明清美文(课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01. 《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张岱)八年级上册更定晚上八点左右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更还拉邀请及等到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02.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附炎趋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九年级上册03.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
九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04. 《满井游记》(明朝—袁宏道) 文章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八年级下册05.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文章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七年级下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06. 《狼》二(选自《聊斋志异》)七年级下册止通“只”,只以把并一起苫蔽覆盖犬像狗一样意神情、态度06. 《狼》二(选自《聊斋志异》)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七年级下册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第二部分PART ONE赏析元明清美文(课外)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矣07. 《狼》一(选自《聊斋志异》)课外拓展
表现了狼的贪婪本性,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08. 《狼》三(选自《聊斋志异》)课外拓展表现狼的凶狠《狼三则》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09. 《弟子规》(清朝——李毓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践行。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规范和对照自我的经典。课外拓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