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解题指导-2.2考点精析(三)(四)(微课视频+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解题指导-2.2考点精析(三)(四)(微课视频+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3 13:29:27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解题指导[慕联教育专题课程] 课程编号:ZS1609010201FLXX0202XYP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子墨 肆考点精析③④学习目标考点④: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考点③: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考点③: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写的是当下,但是带给读者的是未来。不仅在于使读者了解某些科学知识,
更多地希望拓宽读者的知识面,
培养读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使读者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为了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此类文章阅读考查中,往往有一些开放性试题,
来考查考生阅读选文后的感受、启发、体会,探究或拓展说明的内容及范围。常见的命题形式:
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推测和想象必须以原文的有关信息为基础,不能凭空进行,要有理有据。1、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2、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3、对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大胆想象等。考点③: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1、领会题干的意思,只有符合题干要求的拓展与创新才是
科学合理的。
2、要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很多开放题就是要求将科学知
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或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依托原材料,精选角度,围绕一个中心逐层阐述。
4、表达要条理清楚,简洁明白。应对策略在平时阅读中要善于积累,通过广泛的知识联系来找到解答的钥匙。
标题: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调查数据】
【精选案例】
【各方声音】
【新闻现场】
1、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3分)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精选案例】
对于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2、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3分)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
“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可以从如何让学生了解书法学习的好处培养学生兴趣、学校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量以及如何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等方面来提出可行的建议。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考点③: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解答探究题,考生可以先在文本中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中心句或者不同结构的文本层次中去提取或整合。
如果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结论,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判断。考点④: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文本中找到的信息其他的知识评价阅读文本中提供的观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连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
学习如何组织和运用知识。多重文本等形式(如文学报告)识别文章的主题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为文中内容排序联系文章中的不同资料得出结论发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反思和评价、解释文章内涵,从某种没有明确说明的内容中捕获意义。同时利用文本之外的知识、观点和态度,把握文本的一些准则,判断文本以外的情况,将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参考框架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考点④: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1、这份指南是为参加“理想、诚信、快乐、感恩”读书征文活动的中小学生写的,你认为适合他们阅读吗?请阐述你的观点。(4分)示例1:我认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因为这份指南将注册的方法和作品上传的方法分解成一个个步骤介绍,条理很清晰;而且每个步骤都配合了图片,很直观,让人一看就懂。
试题分析: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的一大创新。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图表和文字结合,它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①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考生需要对“‘书香浙江'网络平台操作指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每一个表格内容要有仔细而又深入的了解,尤其对各种提示语作逐一分析,②然后对题干中所提出的“是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在判断的基础上分析理由,③考生可以利用文本之外的知识、观点和态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示例2:我认为这份指南也许适合中学生阅读,但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学生最小的才三年级,这份指南内容复杂,他们很可能读不懂;配合使用的图片,形式也不够活泼,小朋友不会太喜欢。小
结考点④: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考点③: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考点②:解释文本中的信息,推断作者意图。考点①: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整合文中相关信息。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