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状变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跳跳球、皮球、桌子、橡皮筋、塑料瓶、玻璃瓶、水、玻璃管、橡皮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跳跳球视频。
师:这是什么游戏?
生:跳跳球。
师:请你再看一遍,仔细观察,在运动过程中跳跳球有什么变化?
生:身体向下跳,球被压扁了;身体向上弹,球又变圆了。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但是球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猜一猜。
生:小朋友的身体压住球了,所以球被压扁了。
二、实验一
在每一小组的材料超市里有:橡皮筋、塑料瓶、气球、橡皮泥、作业纸、桌子。请你对物体用力,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展示:橡皮筋被拉长了;塑料瓶变扁了;气球变扁了;橡皮泥变成圆形了;彩纸揉成团了;桌子没有变化。
师:物体受到力之后有什么变化?
生:软的物体受到力形状会改变,硬的物体受到力之后形状没变化。
师:力只能改变软的物体的形状吗?
生:不是,硬的物体也会被压碎。
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吗?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看一看吧。
三、实验二
每一组都有两个瓶子,1号塑料瓶,2号玻璃瓶,用力挤压,观察两个瓶子中吸管内的水柱有什么变化?
注意:
1.轻拿轻放,不要让瓶子滑落,不要用手触摸吸管,以免影响凭瓶子的气密性。
2.为了是实验效果更明显,请挤压瓶中没有水的位置。
3.实验完成后,把瓶子归位,填写实验记录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师:请你说一说你看到的实验现象,
生:用力后,吸管内的水柱上升了。
师:水柱为什么会上升呢?
生:对瓶子用力,塑料瓶子变扁了,把水挤上去了。
师:也就是说因为塑料瓶的形状变了,所以水柱上升了。那么,1号玻璃瓶内的水柱也上升了,说明,玻璃瓶的形状变了吗?
生:玻璃瓶的形状也变了。
生:玻璃瓶的形状没变?
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啊。如果玻璃瓶的形状没有变化,那么水柱会上升吗?
生:不会。水柱上升,说明玻璃瓶的形状变了。只不过玻璃瓶太硬了,形状改变的不太明显,我们看不出来。
师:你得到了怎样的实验结论?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大家总结的真好!今天我们把看不见的实验现象用吸管内的水柱变化来表示出来!科学家也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跟我们一样的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四、课堂反思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发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力也可以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只不过形状改变的不太明显,有时候看 不出来。
生:看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借助别的物体,使现象更明显。
板书设计
2.形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