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节 电势差
练能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2019·桂林市期中)下列各组物理量中,由电场自身性质决定的是( )
A.电场力、电场强度
B.电场强度、电势差
C.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
D.电势差、电势能
解析:选B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反映电场本身的特性,由电场自身性质决定,电场力、电场力做功、电势能既与电场有关,还与试探电荷有关,B选项正确.
2.(2018·诸暨市期中)关于UAB=和WAB=qUAB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电场中的A、B两点的电势差和两点间移动电荷的电量q成反比
B.在电场中A、B两点移动不同的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AB和电量q成正比
C.UAB与q、WAB无关,但不移动电荷UAB即为零
D.WAB与q、UAB无关,但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有关
解析:选B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AB=,可知该式是比值定义式,电场中的A、B两点间的电势差和两点间移动电荷的电量q和电场力做功均无关,A、C选项错误;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一定的,在电场中A、B两点移动不同的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AB和电量q成正比,B选项正确;根据电场力做功的公式,WAB=qUAB可知,WAB与q、UAB都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D选项错误.
3.(2019·吴忠市利通区期中)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5 eV,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电子的电势能减少了5 eV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到a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5 V
D.因零电势点未确定,故不能确定a、b两点的电势
解析:选B 将一电子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5 eV,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电子的电势能减小了5 eV,A选项正确;电场强度的方向不一定由b到a,B选项错误;根据W=qUab,可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5 V,C选项正确;由于电势是相对的,故电势的高低与零电势的选取有关,在零电势点未确定时,不能确定a、b两点的电势,D选项正确.
4.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 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 ( )
A.3×104 V B.1×104 V
C.4×104 V D.7×104 V
解析:选B 根据动能定理得qUab+W其他=ΔEk可得
Uab== V=1×104 V,故选B.
5.(多选)如图所示,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将一点电荷q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W,且知a、b间的距离为d,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B.a点的电势为φa=
C.b点的电势φb=
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解析:选AD 由W=qU知U=,且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所以选项A、D正确;题中没有指明零电势点,所以选项B、C错误.
6.如图所示,a、b、c表示某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U,φb=,φc=.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不计)从等势面a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后,经过等势面b时速率为v,则它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 )
A.v B.v
C.2v D.4v
解析:选C 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对粒子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a→b过程,有qUab=mv2;据题得Uab=φa-φb=U-=
联立得q=mv2 ①
a→c过程,有qUac=mvc2
据题得Uac=φa-φc=U-=
联立得q=mvc2 ②
由①②可得vc=2v故选C.
7.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相邻两条等势线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φ3上时,具有的动能是20 eV,它运动到等势线φ1上时,速度为零.令φ2=0,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 eV时,其动能大小为( )
A.16 eV B.6 eV
C.10 eV D.4 eV
解析:选B 从φ3到φ1过程动能减小20 eV,则电势能增加了20 eV,所以φ3、φ2和φ1之间的电势能的变化都为10 eV,而φ2=0,所以电荷在φ2处的电势能为0,则在φ1处的电势能是10 eV、在φ3处的电势能是-10 eV,又正电荷在φ3上时的动能为20 eV,所以电荷的总能量为20 eV-10 eV=10 eV;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 eV时,其动能大小为6 eV,B正确.
8.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某静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在该静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加速度小
B.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的动能大
C.粒子在a点和在c点时速度相同
D.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时的电势能小
解析:选D 因a点处的等势面密集,故a点的电场强度大,故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b点受到的电场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加速度大,故A错误;由粒子运动的轨迹弯曲的方向可知,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右侧,则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粒子动能增大,故B错误;速度是矢量,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由图可知,粒子在a点和在c点时速度方向不相同,故C错误;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右侧,则从b到c电场力做负功,粒子的电势能增大,所以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时的电势能小,故D正确.
9.(多选)(2019·哈尔滨三中期中)如图A、B为两等量异号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 )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
D.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
解析:选ACD 根据等量异号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电场强度关于AB连线的中垂线对称,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A选项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线方向从A到B,则a点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选项错误;电荷AB产生的电场关于连线的中垂线左右对称,其中ab=bc,可知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C选项正确;A、B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D选项正确.
10.(多选)图甲中直线表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右运动,经过P点时速度为v0,到达Q点时速度减为零,粒子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
B.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C.P、Q两点的电势差为
D.带负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
解析:选ABC 分析图象可知,带负电粒子从P移动到Q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电场力方向由Q到P,电场线方向由P到Q,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P点的电势高于Q点电势,A选项正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即P点的加速度大于Q点的加速度,说明P点的场强大于Q点的场强,B选项正确;粒子从P运动到Q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qUPQ=0-mv02,解得P、Q两点的电势差为,C选项正确;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故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Q点的电势能,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18·安顺市西秀区月考)闪电是云层与云层或云层与高大建筑物间放电所致,在放电过程中将释放大量能量.1970年春季的一个雷雨交加的上午,湖北古城黄州的青云塔顶尖被雷击为两截,据有关专家估算雷击时释放的能量约为3.2×106 J,假设从云层移向塔顶的电荷量为32 C,则云层与塔顶间电势差为多少?相当于释放多少电子?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雷击时释放能量约3.2×106 J,则静电力做功W=3.2×106.
根据电势差定义可知,U==1×105 V.
相当于释放的电子数n==2×1020个.
答案:1×105 V 2×1020个
12.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t=0时刻从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t=2 s时到达B点,速度大小为10 m/s.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e.求:
(1)A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A、B间的电势差UAB.
解析:(1)由图象知电子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5 m/s2
由eE=ma,得E=,场强沿BA方向.
(2)从A到B有-eUAB=mv2,得UAB=-.
答案:(1) 沿BA方向 (2)-
13.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为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静电力常量为k,求:
(1)点电荷甲所产生的电场在B点处的场强大小及方向;
(2)O、B间的距离rOB;
(3)A、B间的电势差UAB.
解析:(1)点电荷乙从A到B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库仑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变,库仑力不断增大,乙电荷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最小时,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qE=μmg,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
(2)根据点电荷场强的公式E=k,联立(1)中结论得,=k,解得rOB= .
(3)点电荷乙从A运动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qUAB-μmgL0=mv2-mv02,故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
答案:(1) 方向水平向左 (2)
(3)
课件22张PPT。第5节 电势差练能力、课后提升固知识、要点梳理固知识、要点梳理练能力、课后提升 点 击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