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1课后45分钟练习 1.8 电容器的电容 课件+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3-1课后45分钟练习 1.8 电容器的电容 课件+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7 16:52:05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练能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容器及其电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C.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
D.一个固定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 C时,两板间电压升高10 V,则电容器的电容无法确定
解析:选A 电容器既然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里面有无电荷不影响其储存电荷的能力,A正确;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指任一极板电荷量的绝对值,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结构决定,不随带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由C==可求电容器的电容,D错误.
2.某一电容器标注的是“400 V 22 μ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电容器可在400 V以下电压时正常工作
B.该电容器只能在400 V电压时正常工作
C.电压是200 V时,电容是11 μF
D.使用时只需考虑工作电压,不必考虑电容器的引出线与电源的哪个极相连
解析:选A 每一个电容器都有它的耐压值,电容器可以在耐压值及其以下正常工作,所以A正确,B错误;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电容不变,所以C错误;有的电容器是有极性的,分正负极,如电解电容器,所以D错误.
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可以使其与定片的距离增大,从而改变电容
B.图乙为莱顿瓶,瓶内外锡箔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可以用来储存电荷
C.图丙中电容器只要与电源相连,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不为零
D.图丁所示是电解电容器,击穿电压为80 V
解析:选B 题图甲所示的电容器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与定片的距离不变,通过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从而改变电容,故选项A错误;题图乙构成一个简易的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故选项B正确;题图丙,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电路稳定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故选项C错误;题图丁是电解电容器,额定电压为80 V,小于击穿电压,故选项D错误.
4.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的张角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角度增大些,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
B.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
C.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
D.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
解析:选A 充电后,断开开关S,电容器带电量不变,将A、B两极板分开些,d增大,根据电容决定式C=可知,电容减小,U=,电势差增大,指针张角增大,A选项正确;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则指针张角不变,B、C选项错误;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滑动触头滑动不会影响指针张角,D选项错误.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极板带电荷量为Q,极板间距为d.今在两板间正中央放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
A.k B.k
C. D.
解析:选C 平行板间电压U=,所以两板间的场强E==,电场力大小F=qE=,C正确.
6.基于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终身不变性的特点,科学家们发明了指纹识别技术.目前许多国产手机都有指纹解锁功能,常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指纹的凸起部分叫做“嵴”,凹下部分叫做“峪”,传感器上有大量面积相同的小极板,当手指贴在传感器上时,这些小极板和与之正对的皮肤表面就形成了大量的小电容器,由于距离不同,所以这些小电容器的电容不同.此时传感器给所有的小电容器充电达到某一电压值,然后开始放电,其中电容值较小的小电容器放电较快,于是根据放电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探测到嵴和峪的位置,从而形成指纹的图象数据.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峪处形成的小电容器电容较大
B.在峪处形成的小电容器放电较慢
C.在嵴处形成的小电容器充电后带电量较大
D.潮湿的手指对指纹识别没有任何影响
解析:选C 根据电容的计算公式C=可得,极板与指纹峪(凹下部分)距离d大,构成的电容器电容小,故A错误;由于外接电源为所有电容器充到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电压值,所以所有的电容器电压一定,根据Q=CU=U可知,极板与指纹峪(凹的部分,d大,电容小)构成的电容器充上的电荷较少,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短;反之,在嵴处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大,电荷量大,放电时间长,故B错误,C正确;湿的手与传感器之间有水填充,改变了原来匹配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所以会影响指纹解锁,故D错误.
7.某电容器充电后的电压为8 V,然后利用传感器得到放电时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则放电过程中(  )
A.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不变
B.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
D.电容器的电容不变
解析:选D 放电过程是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电能减小,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放电过程,电流随时间逐渐减小,故B错误;在放电的过程中,电荷量减小,根据C==知,电容不变,则电压逐渐减小,故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是表征储存电荷本领的物理量,与带不带电无关,故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故D正确.
8.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D.有电流从b向a流过灵敏电流计
解析:选D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可知,当产品厚度增大时,导致εr增大,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A选项错误;根据Q=CU可知,极板带电量Q增加,C选项错误;电容器充电,电流从b向a流过灵敏电流计,D选项正确;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两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B选项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带正电的极板接地,两板间P点处固定着一个负电荷(电荷量很小).现让两板保持距离不变而水平错开一段距离,则(  )
A.两板间电压变大,P点场强变大
B.两板间电压变小,P点场强变小
C.P点电势变大,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小
D.P点电势变小,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大
解析:选AD 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恒定,两板保持距离不变而水平错开一段距离,根据C=可知,电容变小,根据U=可知,两板间电压变大,P点场强变大,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φP=UPO=-EdPO,P点电势变小,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大,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0.(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正对的极板水平放置,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正上方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恰好在下极板处返回.按下面方式移动两个极板的位置后,重新从P点静止释放该粒子,粒子能打在下极板上的操作是(  )
A.将上极板稍微向上移动
B.将下极板稍微向上移动
C.将下极板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
D.将两个极板竖直向下移动相同距离
解析:选BD 设P点距上极板距离为h,板间距离为d,恰好在下极板处返回,由动能定理:mgh+(mg-qE)d=0,电源断开,极板上电荷量Q不变,板间场强E=.将上极板稍微向上移动,d增大,E不变,mgh+(mg-qE)d<0,即粒子不能打在下极板上,故A错误;将下极板稍微向上移动,d减小,E不变,mgh+(mg-qE)d>0,即粒子能打在下极板上,故B正确;将下极板向右边平移一小段距离,d不变,E增大,mgh+(mg-qE)d<0,即粒子不能打在下极板上,故C错误;将两个极板竖直向下移动相同距离,d不变,E不变,h增大,mgh+(mg-qE)d>0,即粒子能打在下极板上,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B分别接在电压为60 V的恒压电源上,两极板间距离为3 cm,电容器带电荷量为6×10-8 C,A极板接地(电势为零).求: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距B板为2 cm的C点处的电势.
解析:(1)根据电容公式C=,解得该电容器的电容C=1×10-9 F.
(2)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式得,E==2×103 V/m,方向竖直向下.
(3)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到零电势点的电势差,φC=UCA=-E·dCA=-20 V.
答案:(1)1×10-9 F (2)2×103 V/m 方向竖直向下 (3)-20 V
12.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有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用绝缘细线连接悬挂于O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60°,且小球与两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板增加的电荷量是多少?
解析:设电容器的电容为C,板间距为d.
第一次充电后有U=和E=
由受力分析得tan θ=,即tan θ=.
由于q、m、g、d、C均为常数
所以=
代入数据ΔQ=2Q.
答案:2Q
13.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接在U=12 V的直流电源上,电容C=3.0×10-10 F,两极板间距离d=1.20×10-3 m,取g=10 m/s2,求:
(1)该电容器所带电量;
(2)若板中点处有一带电油滴,其质量为m=2.0×10-3 kg,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该油滴带电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
(3)若电压增加至20 V,该带电油滴做什么运动?油滴落在极板上的速度是多大?
(4)若电压增加至20 V,油滴落在极板上所用多长时间?
解析:(1)根据电容器的定义式可知,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CU=3.6×10-9 C.
(2)油滴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Eq=mg.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104 V/m.
解得q=2×10-6 C,油滴带负电.
(3)电压增至20 V,电场力增大,油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动能定理得q-mg·=mv2-0.
代入数据解得v=0.1 m/s.
(4)根据位移公式=t.
代入数据解得t=0.012 s.
答案:(1)3.6×10-9 C (2)2×10-6 C 负电 (3)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0.1 m/s (4)0.012 s
课件32张PPT。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练能力、课后提升固知识、要点梳理固知识、要点梳理练能力、课后提升 点 击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