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表
学校
沈阳市振东初级中学
授课教师
褚秋香
课程名称
《开花和结果》
学科(版本)
生物(北京2011课标版)
章节
第10章第3节第一部分
学段、年级
初中、八年级
学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章以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为主题,依次讲述了“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开花和结果”对于被子植物的传宗接代具有重要意义,是被子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系统的掌握被子植物的一生及培养爱护花草,珍惜劳动果实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为八年级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我校八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会了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对花的结构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花的主要结构以及如何发育成果实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又酷爱电子产品。于是我抓住这些特点,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有效利用电子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概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说出花的各部分结构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花的解剖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花的拼图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概述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措施:将翻转课堂与教育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建构生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运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按照课程学习单上所要完成的目标,利用互联网学习植物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微课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相关问题的留言和讨论。课堂上运用平板互动课堂系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汇报展示、质疑评价、师生总结探讨、测试反馈等学习形式,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环境
一对一智能教室 教师一体机
教学终端(每名学生一台pad)
师生互动、上网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课前自主讨论学习
录制本节微课,并布置学习内容:
1、开花
2、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传粉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观看微课内容,思考问题,在“知校”云平台上进行有关问题的留言和讨论。
需要解决的问题:
描述开花,传粉,受精
说出花的基本结构
3、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针对初中学生抽象认识淡薄,注重感性认识的现象,让学生观看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前导入
(2min)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中国十大名花》。
以抢答的方式,选择同学展示与花有关的诗句,导出本课题目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观看视频《中国十大名花》,感受自然之美。
抢答并展示,说出诗句以及本诗与生物学的关系。
对学习目标进行了解。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欣赏,让学生在善于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
用抢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注意力并推进课堂教学环节。
热身展示
(5min)
课前布置学生作业,通过观看微课,预习学案。
师生共同对提交的作业对比检查。
组织学生对提交作品进行点赞评比。
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拍照上传。
师生共同对提交的作业对比检查,并请同学进行展示。
借助平板的人气投票功能,全班学生为自己喜爱的作品点赞,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
通过学生拍照上传,实现信息的交互。
让学生汇报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平板的人气投票功能,通过点赞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增加趣味性。
对讨论成果的检查与生成(10min)
课前我已经把发现的,学生共性、典型问题截屏留存,课上向学生展示。
有结论的问题,请课前平台讨论时,有精彩留言的同学分享他们的思路。
没有结论的问题,组织课上分组讨论。
对课前讨论时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课上质疑。
有精彩留言的同学分享他们的思路。
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小组进行解答展示,组间质疑和评价,最后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通过浏览知平台上学生的留言,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设计更加切合学情的问题。
课上请精彩留言的同学再次分享思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踊跃留言。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问题思考中发现和总结生物学知识要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和课上的翻转,将知识吸收,内化和运用放在课堂。
课堂活动内化知识
(13min)
课前学生以模拟的形式来观察解剖桃花实验
进行解剖、拼图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剖,将花的各部分贴在纸上,并标出结构名称。
第一时间完成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用Flash进行活动小结。
观察解剖桃花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剖,将花的各部分贴在纸上,并标出各结构名称。
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介绍小组解剖的是哪种花,它都有哪些结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将来会如何发育。
形象具体的展示花的结构。
这样在减少实验干扰因素的同时,达到了最佳的观察效果。
通过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通过亲自动手,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对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检测反馈
(10min)
发放层次递增的典型题,包括选择题和识图题,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查看试题完成情况,进行正确率和易错题目的分析。
正确率较低的题目,用电脑随机抽取学生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
选出正确率最低的一道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独立思考,做题,完成试题后提交。
被选中的学生为全班进行试题讲解。
得出结论的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小组给于点评质疑和补充。
通过发放层次递增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课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基础练习,巩固训练和拓展深化。
平板可以及时的汇总和反馈学生的答题结果,我不仅可以知道全班学生掌握情况的百分比,还可以知道学生每道题的错误率以及错误的学生。
利用平板对问题的动态生成性,我就可以设计出针对性的更切合学生需要的课堂讨论问题。
课堂总结
(5min)
情感升华
老师用软件生成思维导图。
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补全思维导图内容。其他学生思考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脉络,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自行绘制知识导图,然后拍照上传分享。
最后体会到花的凋落可能孕育了新生命。
学生思考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脉络,自行绘制知识导图,并拍照上传分享。
最后总结出花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
通过思考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脉络,绘制知识导图,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的消化。
通过体会花的凋落可能孕育了新生命,从而感悟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布置作业
针对八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通过分层次来布置作业。
并将作业发布到智学网上。
学生课后在智学网上完成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使学生在课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基础练习,巩固训练和拓展深化。
将作业发布到智学网,这样我就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查缺补漏。
教学反思
我充分的将信息化手段融合到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一对一教学,使枯燥的内容有趣化;通过图片资料,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通过视频动画,静态的内容动态化;通过绘画知识导图,使纷繁的内容有序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将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了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