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地球上的水(课件19页+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地球上的水(课件19页+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8 09:27:0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地球上的水 教案
课题 1.1.1?地球上的水 章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水的分类,掌握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的概念,知道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方法与过程目标: 1.能够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能够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教学重点】 掌握地球上水资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水资源呢? 【这是“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演变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水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各种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一、水的分布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除了地球,太阳系中再没有其他星球表面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正因为地球拥有大量的水,它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1.水的分类 根据水的状态分,水可以分为哪几类?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观察图片,掌握水的三态: 冰雪属于固态水、平常的饮用水属于液态水,云属于气态水。 根据水的存在空间情况分: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根据水的含盐量分:淡水、咸水 海洋水: 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海洋中生活着大量水生动物和植物,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是从海洋中诞生的。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海水能喝吗? 【盐度太大、不能喝】 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 陆地水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在大陆内部的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中,例如我国的青海湖、欧亚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等就是咸水湖,其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在宝贵的淡水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主要在南、北极地区)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两项共占了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99%左右。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淡水资源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 大气水 大气中的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这部分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图片展示大气水:雨、云、霜。 2.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的总储量:1.386×1018米3 观察地球上的水的分布图,明确各类水所占比例。 思考: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海洋】 二、水的循环 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图。 思考:1、水为什么会蒸发? 【太阳辐射】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地心引力】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 【温度的变化】 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起来的? 水循环 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的转移和交替,沿着复杂的循环路径不断运动和变化,来完成水的循环过程。 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来。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或熔化成液态水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汇集成为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透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体的一部分。 2.水循环的意义 (1)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3.地表上主要水体的更新周期 展示水体更新周期的表格,由学生总结水体更新速度差异。 更新最快:大气水 更新最慢:冰川 观察图片 思考:海水能不能喝 思考,由淡水资源所占比例,思考当今社会问题。 观察大气水图片 观察水的分布图 观察水循环过程图 梳理水循环过程 读表分析 加深学生理解 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意识到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加深理解 提高分析能力 提高读图能力,掌握水循环过程 加强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指导解答
【课堂练习】 1.淡水资源中储量最多而又难以利用的是(B) A、深层地下水 B、冰川水 C、海洋水 D、淡水湖 2.海水中平均每100g含盐类物质(B) A、35g B、3.5g C、30g D、37g 3.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储量最多的是(D) A、大气水 B、江河水 C、陆地水 D、海洋水 4.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B)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根据水的状态分: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根据水的存在空间情况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根据水的含盐量分:淡水、咸水 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9张PPT)
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水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各种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水资源呢?
合作探究
一、水的分布
1.水的分类
根据水的状态分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
合作探究
根据水的存在空间情况分: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根据水的含盐量分:
淡水、咸水
合作探究
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海洋水
海洋中生活着大量水生动物和植物,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是从海洋中诞生的。
合作探究
海洋水
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海水能喝吗?
合作探究
陆地水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在大陆内部的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中,例如我国的青海湖、欧亚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等就是咸水湖,其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合作探究
陆地水
在宝贵的淡水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主要在南、北极地区)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两项共占了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99%左右。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淡水资源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
合作探究
大气水
大气中的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这部分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合作探究
2.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水的总储量:
1.386×1018米3
水的分布图
海洋
合作探究
二、水的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
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温度的变化
合作探究
思考
1、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起来的?

2、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水循环
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的转移和交替,沿着复杂的循环路径不断运动和变化,来完成水的循环过程。
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
大气水
直接蒸发
冰川
凝结或凝华
融化
雨、雪
合作探究
2.水循环的意义
(1)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合作探究
3.地表上主要水体的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更新最慢

课堂练习
1.淡水资源中储量最多而又难以利用的是( )
A、深层地下水 B、冰川水 C、海洋水 D、淡水湖
B
2.海水中平均每100g含盐类物质( )
A、35g B、3.5g C、30g D、37g
B
课堂练习

3.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储量最多的是( )
A、大气水 B、江河水 C、陆地水 D、海洋水
D
4.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B
课堂总结
一、水的分类
根据水的存在空间情况分
根据水的状态分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二、水的循环
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通过水循环,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

根据水的含盐量分
淡水、咸水
教学板书
分类1: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一、水的分类
分类2: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分类3:淡水、咸水
二、水的循环
过程
意义
水体的更新周期:大气水更新最快,冰川更新最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地球上的水 学案
课题 1.1.1?地球上的水 章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的分类,掌握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的概念,知道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方法与过程目标:1.能够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能够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教学重点】 掌握地球上水资源的分类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一、水的分布 1.根据水的存在空间情况,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_____________,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__________。 二、水的循环 3.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_______的形式,转化为_______。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_______的形式释放出来。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直接升华为_______,或熔化成液态水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重新凝结成为_______或凝华为_______,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汇集成为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透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_______,成为_______的一部分。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展示节水标志,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我们为什么要节约水资源呢?
【合作探究】 一、水的分布1.水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2.根据水的状态分,水可以分为哪几类? 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海水能喝吗? 4.人类能使用的淡水资源占比是多少,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5.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二、水的循环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练一练1.淡水资源中储量最多而又难以利用的是( ) A、深层地下水 B、冰川水 C、海洋水 D、淡水湖 2.海水中平均每100g含盐类物质( ) A、35g B、3.5g C、30g D、37g 3.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储量最多的是( ) A、大气水 B、江河水 C、陆地水 D、海洋水 4.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水可以分为几类?水循环的过程是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课堂练习】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 ) A.陆地水 B.大气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2.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问的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3.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能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下列 4.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A.太阳辐射 B.植物蒸腾作用 C.大气运动 D.水的一态变化 5.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于(  ) A.太阳 B.地球 C.海洋 D.生物 6.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的转变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7.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8.读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所示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各种水体中,________________为水圈的主体,________________地淡水的主体.. (3)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9.水是生命之源,保扩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填数字)施加影响. (2)嘉兴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10.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A.____;B.____;C.____; D.____;E.____。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____(填字母)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11.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填“淡水”或“海水”)。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2.【答案】1.386×1018米3 海洋
3.【答案】直接蒸发 大气水 蒸腾 水蒸气 液态水 固态水 大海 海洋水体
合作探究: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课堂练习: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气态水 液态水 固态水 液态 固态 气态 温度
8.【答案】2.5 饮水 饮食
9.【答案】(1)⑤ (2) BC
10.【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2)E
11.【答案】蒸发 液化 淡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