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八节 鸟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八节 鸟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18: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类”一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教材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探究活动则是本节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中,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课学习和训练,学生已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形成并提高了必须的学习能力。教师依托此基础,可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图片和文字,并有意识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图文资料,课堂上大胆展示交流,以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锻炼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不能触及实质。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巧妙地抛砖引玉,既要放心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究,又要为学生能在自由自在的探究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助一臂之力。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虽有接触,恐难深入。爱鸟护鸟的思想可能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所以可通过具体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设计思路
本节安排了五个环节:以家鸽为例探究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特征、通过人物事迹激发学生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情感、课堂小结让学生在人生的天空中学习鸟儿自由翱翔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尝试完成“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运用鸟类图片资料进行分析,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
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3、教学方法:观察法、问题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5、课时安排:1课时
四、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由纪录片《迁徙的鸟》引入新课
(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1、外部形态的观察
观察家鸽的身体呈现什么形态?
观察图片,想想家鸽靠什么飞行?
介绍羽毛的种类,位置,结构,功能
流线型
前肢特化成翼,两翼宽大,正羽排列紧密。
分为正羽和绒羽
世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2、观察家鸽的肌肉
家鸽最发达的肌肉在什么部位,它的作用是什么?
3、观察家鸽的骨骼
介绍家鸽骨骼的特点
4、观察家鸽的消化系统
观看家鸽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食物的过程。
5、观察家鸽的呼吸系统
介绍家鸽特殊的呼吸器官——气囊观看家鸽的呼吸过程
6、观察家鸽的循环系统
介绍家鸽心脏结构,了解家鸽完善的循环系统对家鸽体温维持的重要性。
总结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
(四)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能
见到鸟类,大多数鸟类啄食害虫和害
兽,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
要作用,此外,鸟类可以传播种子,可
以传递信息,可以供人类观赏,饲养的
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薄、愈合、长骨中空、轻而坚固,减轻了重量,便于飞行。
总结家鸽消化系统对飞行生活的意义
总结出家鸽特殊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结合人体心脏来理解
完成课本表格
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培养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
各自发表见解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学生熟悉的知识来向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易于理解。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鸟类还可以供食用等。可见,鸟类与人
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应该怎么保护鸟类呢?
引导学生提出保护鸟类的措施。
(五)课堂小结
祝愿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里像鸟儿一样展翅翱翔。
各抒己见,提出保护鸟类的措施
通过音乐以及文字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怀
板 书 设 计
第1节 鸟类
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外形:流线型
肌肉:胸肌发达
骨骼:轻、薄,长骨中空。
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
呼吸系统:双重呼吸
循环系统:
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  以教学过程完成研究性课题,改变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灌输—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而且有利于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体现了“一切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授课过程中,师生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接近,也就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教材、教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要把握鸟类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补充相关内容,而学生也在这一探究性学习中,能获得理性和情感体验,主动构建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