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谏太宗十思疏 部编版(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谏太宗十思疏 部编版(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7 20: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谏太宗十思疏(1)













































































































































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校正字音,明确语句停顿,能够自由、熟练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致意思,并勾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学习目标
魏征,字玄成,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又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他还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注: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劝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
唐太宗李世民。
本意是条陈,即逐条陈说。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解题

太宗

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十思
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其逐渐骄奢忘本,“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 “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谏太宗十思疏


诵读指导


1.读准字音。
臣闻求木之长〔 zhǎng 〕者,必固其根本。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 cháng 〕者也。
2.读准句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3.读准语气。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yīn〕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fú〕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suī〕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zài〕舟覆舟,所宜〔yí〕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谏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lè〕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chù〕恶〔è〕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ù〕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总此十思,宏兹〔zī〕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作业
1. 熟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2. 完成第一课时作业。
谢谢大家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谏太宗十思疏(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理解“十思”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
根本: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
而况:表示更进一步,更何况。
虽:虽然。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谏太宗十思疏


当:主持、掌握
神器之重、域中之大:定语后置句。(一说重、大为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极天:天之极处,指皇权。
胜:控制,克服。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指所有的。
景:大。
殷:深。
道:此处指德行。

实:确实。
繁:多。
盖:表示一种推断。
岂:难道。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谏太宗十思疏


既:已经。
傲物:看不起别人。
行路:路人,陌生人。
虽:即使。
董:督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谏太宗十思疏


谢谢大家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谏太宗十思疏(3)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理解“十思”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诚:如果;果真。
安:使……安宁。
谦冲:谦虚。
自牧:意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正:使……正,端正。
黜:贬斥。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


九德: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


简:选拔。
效:献出。
垂拱:垂衣拱手。

谏太宗十思疏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
6.忧懈怠
7.虑壅蔽
8.想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下百川
思三驱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因怒而滥刑
戒骄傲自满
戒轻信人言





戒奢侈扰民
戒赏罚不公
戒纵欲怠惰

谏太宗十思疏















































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写作特点
智者尽言,国家之利。
太宗用之,子孙长世。
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
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
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
以加也。 ——《旧唐书 魏征传》
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敢
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
——清 林云铭《古文析义》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作业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
2. 完成第二课时巩固练习。
谢谢大家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