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3课 道山亭记
城 南
曾 巩
雨过横塘①水满堤,乱山高下②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 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②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曾巩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他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今传《元丰类稿》50卷。
作者介绍
宋神宗煕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任福州知州。其前任程师孟届满,将移任广州。福州,古时山水险恶,交通不便,为偏远之地,仕者多不愿前往。程师孟任职期间治郡很有业绩,百姓安居乐业。曾巩应前任程师孟之请写作本文,并没有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而是曲折形象地展现程师孟治郡业绩,写得纡徐和缓、儒雅醇厚。明代散文家茅坤称赞本文最具“曾子固本色”。
背景解读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文化常识
字音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1)其路在闽者( 定语后置句,应为“其在闽者路” )
(2)为亭于其处(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其处为亭” )
(3)闽,故隶周者也( 判断句 )
(4)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 省略句,省略“江淮”前的介词“于” )
文言句式
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
提示:首先,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
(1)先写山之险。作者把写山和写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
(2)再写水之险。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来再一次强调水之险。
其次,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本文具体描绘福州的山险水恶、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娓娓道来,写得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从而形象地表现出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形象而曲折地表达了对程师孟治郡政绩的赞美,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旷达脱俗。
1.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案】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好处: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赋予水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
2.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
【答案】山水险要,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公的政绩之高。
3.人们评论曾巩的散文纡徐和缓、儒雅醇厚,结合本文谈谈这一艺术特色。
【答案】文章开头由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地接起文脉,写程公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而程公能因其地之善,寓耳目之乐,将思绪寄寓于尘埃之外,志向远大!第四段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又不发掘景物的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徐徐道来,娓娓而谈。曾巩散文文风的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体现于此。
4.文章称赞程师孟处偏僻险远却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你认为面对逆境或苦难,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答案】面对逆境或苦难,悲伤、愤懑、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接受眼前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改善环境,也改善自己的心境。面对苦难,可以以一种更有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接受它。
《道山亭记》采用了正面、侧面两种描写结合的方法。本文要表现程师孟的治郡政绩,却不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而是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娓娓道来,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形象而曲折地展现出来。具体段落中,第一、二段多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第一段中具体描绘山水之险后,用当地居民行走于山路、水路的小心翼翼来衬托出山水之险,还用汉朝迁徙越闽之民到江淮一带来侧面衬托其地之险。第二段中用当地居民、和尚、道士所居之处的华丽来侧面点出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
技法镜鉴
【即时小练】
请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
腾空而起的焰火,像条条飞龙,直冲云霄,“嘭”的一声炸开了,一时五彩缤纷,光彩夺目。人们笑着,跳着,叫着,闹着,惊奇、兴奋、欢乐……都清晰地写在脸上。
示例二:
腾空而起的焰火,绚丽多姿,像天女散花,像孔雀开屏,像金蛇狂舞……往日璀璨的城市灯火,此时显得暗淡无光。今夜,人们都把深情的目光聚焦到了天上。
词类活用
【考点透视】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词类活用,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把它列入文言文阅读的必考范畴,高考试卷中也有体现。学习时,可以使用比较法,即将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分析。
对接高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答案】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 “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称帝;“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文白对译
道山亭记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闽,故隶周者也 隶:奴隶
B.其途或逆坂如缘 坂: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埃壒:尘埃,尘世
【答案】A
【解析】A项,隶:隶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动词,成为/介词,替。B项,动词,凭借/介词,因为。C项,均为介词,在。D项,代词,它的/指示代词,那。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粤之太末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C
【解析】A项,“粤”通“越”。B项,“颁”通“斑”,须发花白。D项,“知”通“智”,智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三山者鼎趾立
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答案】D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命名。B项,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C项,名词作动词,排列。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5.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福州治侯官 治:以……为官署所在地
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集中
C.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路途
D.佛、老子之徒 徒:……的人
【答案】D
【解析】徒:徒弟。
6.下列关于选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选文第一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B.选文第一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做了铺垫,思路缜密。
C.选文第二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D.选文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含蓄蕴藉。
【答案】C
【解析】“在城中道山之上”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市民都炫耀(自己的)高大华丽的房屋,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扩大他的住宅。
(2)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做了建亭这件事。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郭汾阳①轶事
(唐)赵璘
郭暧②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暧骂公主:“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公主恚啼,奔车奏之。上曰:“汝不知,他父实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稷岂汝家有也?”因泣下,但命公主还。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③。’小儿女子闺帏之言,大臣安用听?”锡赉以遗之,尚父杖暧数十而已。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至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
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妳儿,非奴才而何?”
【注】 ①郭汾阳 :郭子仪,封汾阳王。后文的令公亦指郭子仪,因为其曾出任中书令。②郭暧:郭子仪的第六子,娶代宗女升平公主。③阿家阿翁:丈夫的母亲和父亲,又通称夫妇双方的父母。家,同“姑”。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至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B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至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C.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至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D.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至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答案】A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轶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不少轶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丰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B.尚父,周武王称吕望为尚父,意谓可尊尚的父辈。后世用以尊称大臣。本文是对郭子仪的尊称。
C.郭汾阳即郭子仪。中国古代的称谓多种多样,有称字号,如项伯,苏东坡;有称谥号,如陶靖节(陶渊明),欧阳文忠(欧阳修);有称籍贯,如郭汾阳,柳柳州(柳宗元);有称官名和爵名,如江州司马(白居易)。
D.都虞候最初出现在唐代后期,当时藩镇节帅以亲信武官为“都虞候”“虞候”,于军中执法;同时在中央军,如神策军中也设有此职。
【答案】C(柳州是柳宗元最后做官的地方,并不是柳宗元的籍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阳夫人乳母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虞候杖杀,郭汾阳的儿子们哭着向他说这件事,第二天郭汾阳对着宾客僚属一再长吁短叹,并说南阳夫人的乳母和她的儿子都是奴才。
B.郭子仪功高而不震主,一方面是他的忠心,另一方面是他的谨慎。他遇到问题时总能从大局考虑,不受身边人的言论左右。
C.郭子仪在对待儿子媳妇闹矛盾的问题上非常慎重,拘禁儿子后亲自到朝堂待罪,表现出对皇帝的极大尊重。这种忠诚换来了代宗的信任和宽慰。
D.在处理郭暧与升平公主夫妻间的矛盾时,代宗的态度很明智,他引用俗语劝慰亲家,显示出帝王尊严面目后的人情味。
【答案】A(“南阳乳母和她的儿子”错,是说郭子仪自己的儿子)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不知,他父实嫌天子不作。使不嫌,社稷岂汝家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你不知道,他父亲确实是嫌做皇帝不好,才不做的。要是他不嫌,国家哪里还会属于你家呢!
(2)皇上恩惠深厚,不把我当作武臣看待,各位可以为此祝贺我啊!
四、语言运用
1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讲究家国观念,欲治其国,① 。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情感,总是按照家庭伦理、由近及远扩散开去。很难想象,一个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人,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相信,一个对自己家人缺少担当的人,② 。③ ,才能谈得上爱社会和国家。
【答案】①必先治其家 ②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只有先爱家人和家庭
13.请仔细分析下面两个例句,仿照示例,根据每个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另写两句话。要求:分别符合例句、例句的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
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他骄傲自满,所以,他会落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他没有坚持下去,所以,他不会成功。
②如果有大雾,飞机就会停飞;今天起了大雾,所以,飞机会停飞。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