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3.2《平移与旋转》(例2、3)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3.2《平移与旋转》(例2、3)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22: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第30、31页例2、例3。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应用所学知识判断出某种运动方式是哪种现象。
能力训练要求
经历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过程,学会直观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谈话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房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欢乐的游乐园中有着许多有趣的项目,那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学生自由汇报:缆车、小火车、滑滑梯、大风车、转椅、观光桥。
[师]你喜欢玩哪个游戏?想一想它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这些游戏的运动都相同吗?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师]小组讨论分一分,并汇报:缆车、小火车、滑滑梯、观光桥是一类,大风车、转椅是一类。
[师]说说分类的理由好吗?
[学生]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都是直直的、平平地运动,就把它们分为一类;而大风车、转椅都是转圆圈,所以为一类。
师揭示:我们把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观光桥这样所做的直线运动称之为平移;把大风车、转椅这样所做的运动称之为旋转,平移和旋转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中,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对各种游乐项目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一)联系实际,理解深刻
1、认识平移
(1)理解平移现象的运动方式
(课件出示缆车、小火车、滑滑梯、观光桥)
[师]日常生活中平移现象随处可见,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观光桥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它们都能往哪些方向运动呢?(学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看来物体不仅可以上下平移,也可以左右平移,还可以斜着平移。
(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学生自由说一说。
欣赏生活中的平移。
(3)实践体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①出示例2
②想一想:依据平移的特点判断。
③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
2、认识旋转
(1)理解平移现象的旋转方式
(课件出示运动着的飞机螺旋桨和小朋友玩的风车图片)
[师]这些物体都属于旋转,它们都是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2)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学生自由说一说。
欣赏生活中的旋转。
(3)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做”)
学生实践操作可得: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圆形。
(设计意图:在对物体运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现象,学会辨认物体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交流,初步理解旋转现象,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二)实践活动,深刻理解
[师]你能用手势或动作把平移和旋转表现出来吗?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学生实际操作,并演示交流。)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30页“做一做”
利用学具,用平移的方式移动小汽车图片,然后在照样子画出来。
3、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七第5、6题,最后师生共同订正。
4、欣赏平移与旋转组成的美丽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四、回顾反思,总结概括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系统,形成网络。借助梳理之星的评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兴趣。)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向一个方向呈直线运动
图形的运动
旋转: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