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第37、38页例1。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学会利用 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二)能力训练要求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并能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谈话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生对口令(7、8的乘法口诀)
( )七三十五 三( )二十一
六( )四十八 七( )五十六
二( )十六 ( )七二十八
2、开火车游戏
9÷3= 3×4= 20÷4= 6×3=
8÷4= 6×6= 30÷5= 18÷3=
随意指两道除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还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学习怎样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每年的六月份,有一个节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六一”儿童节。
[师]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XX小学的同学忙坏了。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心形气球。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下面我们去看看第一组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2、学习例1
(1)复习口诀
[师]从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1]从上往下看,每一行有7面彩旗,有8行。
[学生2]从左往右看,每一竖列有8面彩旗,有7列。
[师]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一共有多少面彩旗。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因为每一行有7面彩旗,有6行,相当于有8个7,所以8×7=56。
[学生2]因为每一竖列有8面彩旗,有7列,相当于有7个8,所以7×8=56。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算出8×7和7×8的得数的吗?
[学生]利用口诀七八五十六。
[师]看来小朋友们的乘法口诀学得真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们,愿不愿意挑战一下?
[学生]愿意。
(2)利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出示:有56面红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
[师]要想求平均每行挂多少面彩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板书:56÷8
[师]怎样计算56除以8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汇报: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8=7 想:(七)八五十六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句口诀的?
[学生]除数8与几相乘等于被除数56,就用几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如果将“挂成8行”换成“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又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自己是怎么求商的,引出口诀:七(八)五十六
学生汇报,板书:56÷7=8。
(3)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它们的被除数相同,但除数与商的位置交换了。
[学生2]它们使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学生3]一句口诀可以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师]经过小朋友的帮助,教室里挂上了鲜红的旗子,现在我们去其他组看看他们又给教室准备了哪些漂亮的装饰呢?
4、组织学生解决第二组同学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第二组同学有49颗星星,分给7个小组。
[师]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平均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
[师]你准备怎样解决呢?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板书:49÷7=7 想:七(七)四十九。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用这句口诀的?
[学生]计算49÷7时,除数是7,就想到七(七)四十九。
5、小结
[师]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另外,为了今后小朋友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独立思考、探索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是不是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完成课本第38页的“做一做”第1题。
1、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观察每组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
(3)小结发现:乘法算式里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一个除法里的商,另一个是除法里的除数;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2、游戏。
(1)(课件出示小鸟回家图片)
[师]你们能依据小鸟口中的算式卡片,判断它们分别住几号房子没吗?
[学生]能。
[师]请听要求:老师指向一只小鸟,你们用打手势的方法来判断,比如:21÷7=3,这只小鸟住在3号房,你们就打3的手势。
师生合作完成此题。
(2)小猪吹泡泡
[师]小猪经过一天的游戏,高兴的吹起了泡泡,可是泡泡在爆破之前能不能根据泡泡上的算式算出得数。
依据泡泡上出示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快速的写出得数,最后全班学生大声的读出来。
师点击泡泡,泡泡爆破。
4、拔河比赛(练习八第7题)
出示相关图片,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将枯燥的计算变成学生喜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协作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四、回顾反思,总结概括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了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增强学生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培养组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想:(七)八五十六
56÷7=8 想:七(八)五十六
49÷7=7 想:七(七)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