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9 总复习(共5课时)表格式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9 总复习(共5课时)表格式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8 06:29:58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复习因数和倍数
学习内容 复习因数和倍数 编写人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掌握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 3、经历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的整理复习过程,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进一步完成认知结构。 4、进一步培养整理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 难 点 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1、做教材118页第1、2题。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做教材118页第3、4题,小组内集体交流。【合作互助学习】1、什么是因数、倍数?什么是质数、合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公倍数、最大公倍数?【展示引导学习】1、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第一次吃了它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吃了这些糖果的,两次一共吃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2、小红帮妈妈打一份稿件,先打了这份稿件的,又打了这份稿件的。还剩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没打?3、用铁丝围成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的长方体模型三个,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铁丝? 4、在一间长4米、宽3米的办公室地面铺一层厚3厘米的混凝土。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混凝土?5、一块长方体石料,体积是64立方分米,已知石料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石料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6、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6 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一圈商标纸(接头处不计),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评价提升学习】1、把42 分解质因数是(??????? ) 。??2、能同时被2 、5 、3 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3、10 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 4、从1 — 9 的自然数中,( )和(? )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 和(? )是相邻的两个质数。?5、42 的最小约数是(??? ) ,最大约数是(??? ) ,最小倍数是(??? )。6、把30 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 = (?? ) + (?? ) = (?? ) + (?? ) 7、18 和24 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1.98L = (?? ) ml = (?? ) cm3 56 千克=(? )吨????? 45 分=(? )时 9、把三块棱长都是4cm 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 cm2 。 10、一个长方体接上一个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根长方体木料左右两个面都是正方形,其余4 个面的总面积是7.2 平方米。这根木料长4 .5 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米。12、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A .?12÷4??? B . 1÷3??? C . 2.5÷2.5 2、两个质数相乘的积(??? ) A .一定是质数?B .一定是合数? C .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习内容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编写人
学习目标 能熟练掌握求分母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一个分数能较快判断是否是最简分数,能安要求去约分与通分,会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重 难 点 1.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 2.约分与通分的异同,约分与通分后分数的大小不变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1、 (1)4个  是多少?5里面有几个 ? (2)   里面有几个 ? 17个  是多少? 2.填空 (1)  的意义是(   )。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7个  是( ); ( )个  是 。 (4)20分=( )时(填分数) (5)54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填分数) (6)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假分数一定比1大。     ( ) (2)1米的  和4米  的一样长。 ( )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4)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  ) 【合作互助学习】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真、假分数?怎样进行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4、怎样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展示引导学习】小组展示自学、互学中的内容。完成课本118-119页第5、6、7、8题。【评价提升学习】1.把下面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把`下面各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和 和 和 、 和 3、分数和小数互化。 (1)把分数化为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2.把小数化为最简分数。 0.8= 0.75= 0.375= 0.91= 1.05= 3.25=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91 0.5 1.01 1 ( )<( ) <( ) <( ) <( ) <( ) <( ) <( ) 4、天鹅每小时飞行88千米,刺尾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70千米,天鹅的速度是刺尾雨燕的几分之几?刺尾雨燕的速度是天鹅的几倍? 5、五(1)班有男生22人,女生1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6、李师傅制作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有94个,不合格的有4个。不合格的占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7、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40棵,其中三年级植树16棵,剩下的由六年级负责,三年级植树的棵数是六年级的几分之几?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学习内容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编写人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思想品质。
重 难 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难点:培养简算意识和应用能力。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2、怎样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找最简公分母?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4、分数加减法有哪些运算定律? 5、分数加减法的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合作互助学习】1、 完成课本119页第9、10题 2、解方程? X+= X-(+)= 3、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4、一段红布做红领巾用去米,做小红旗用去了 米,还剩下米。这段红布原来长多少米?【展示引导学习】小组展示自学、互学中的内容。【评价提升学习】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3、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一、二年级有300人,三、四年级有320人,五年级有200人,六年级有180人。 年 级 一、二 三、四 五 六 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算出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填在表内。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4、小李身高米,小张比小李高米,小王又比小张高米,小王和小张的身高各是多少米? 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空间与图形
学习内容 空间与图形 编写人
学习目标 1、复习图形的变换,掌握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应用。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难 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 ( )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 )的大小. 一个保温瓶能装水4( )(填上适当的单位)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 )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 体积单位有( )、( )、( )。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58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4、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5分米,那么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 ?5、一个长方体长8m,宽4.5m,深2m.它的容积大约是( )立方米. 6、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合作互助学习】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图形选装前后有什么异同?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怎样计算?正方体呢? 3、怎样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4、常用的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 【展示引导学习】一、填空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4300cm3=( )dm3 4.6L=( )ml 670ml=( )L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72cm,它的底面积是( )cm2,它的体积是( )cm3。 4、一个长方体纸箱,长和宽都是3dm,高是5dm,做这样的一个纸箱需要纸板( )dm2,它的体积是( )dm3。 6、一个长方体水池,占地15m2,池深2.4m,池内最多能蓄水( )m3。 7、把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是( )cm3,表面积之和是( )cm2。 8、用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共需( )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 9、一个正方形的棱长为a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cm,当a=4厘米时,它的表面积是( )cm2。10、用形如右图这样的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 )cm2。 二、判断题。(10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它的高。( ) 2、一个长方体木箱能装货10m3,这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就是10m3。 3、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评价提升学习】1、一个棱长是6d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 A.表面积大 B.体积大 C.一样大 D.不能比较大小 2、用棱长是1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块。A.4 B.6 C.8 D.9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dm、4dm、3dm,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它们的体积相等吗?4、把一个棱长是3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是50cm,宽是20cm的长方体铁块。这个长方体铁块厚多少厘米?5、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2米。(1)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小明沿游泳池的边沿走了两圈,共走了多少米? (3)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贴上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瓷砖,至少共需这样的瓷砖多少块? (4)这个游泳池能容水多少吨?(1立方米水重1吨)
教学反思


3cm

4cm

2cm















第5课时 统计
学习内容 统计 编写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并深入理解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在表示一组数据时的不同之处。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了解其优点及绘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重 难 点 重点: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和方法。难点: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从统计表中获取合理的数字信息。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互助学习】1、做教材120页第16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共同归纳概括) 2、做教材120页第17、1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展示引导学习】展示自学、互学中的内容【评价提升学习】1.在医院里,记录病人的体温一般用(????)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 ?)。 2、电子产品销售公司2008年5月某个星期销售产品情况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日 销量(件)12011014513514015516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再观察统计图中的折线,说明产品销售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3、小兰和小红为了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的测试成绩如下:(单位: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兰 152 155 158 160 157 159 162 165165 167 小红153 154 159 155 160 164 158 162 16 165 (1)小兰和小红第1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5天呢? (2)小兰和小红的跳绳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4、下表是蓝天电器城2007年1~5月份销售电视机、洗衣机情况统计表。月??份1 2 3 4 5 电视机(台) 2000 2480 340048005000 洗衣机(台)2400 2460 2880 3000 3400 (1)将上表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哪种电器的总销量高? 哪种电器的销量上升快? 电视机和洗农机的月平均销量各是多少?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消息?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