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社戏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社戏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8 10: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 社戏 鲁迅 (一)走近作品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10月的一篇小说,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使作者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的村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并把这种思想感情融入《社戏》中。 (二)重难点点拨
1.理清本文的脉络: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详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详写)→赵庄看社戏(详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六一公公送豆2.体会本文的景物描写:
①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谈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表示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piān pì
(    )的,临河的小村庄。
(2)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háng bèi(    )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3)这虾zhào lì(    )是归我吃的。
(4)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qī wǔ(    )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5)母亲便kuān wèi(    )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偏僻行辈照例欺侮宽慰(6)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zhǔ fù(    )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
(7)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dài màn(    ),是待客的lǐ shù
(    )里从来所没有的。
(8)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o(    )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9)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ú shuǐ(    )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10)于是架起两支橹……夹着chán chán(    )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嘱咐怠慢礼数撺掇凫水潺潺(1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yuè(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12)最惹眼的是yì lì(    )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13)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jiā juàn(    )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
(14)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
(15)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hǎo dǎi
(    ),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踊跃屹立家眷皎洁好歹 2.(2018·惠阳区一模)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的艺术节表演,同学们推荐小明当导演写剧本,他说:“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当尽绵薄之力。”剧本完成后,他请老师们来看:“学生不才,请各位师长雅正。”根据剧本的设定,他选择了小红做主演,对小红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演出队伍。”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校长登台祝贺:“你的作品异彩纷呈,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你表示衷心的谬赞。”                               A.绵薄之力 B.不才 C.雅正 D.谬赞D解析:“谬赞”是谦辞,意即“过奖”,是别人夸奖自己后,自己表示谦虚的客套话,不能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夸赞 3.(易杰原创)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将“抗灾、防灾、减灾”改为“防灾、减灾、抗灾”)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在“魏源”后加上“,他”)
C.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删去“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将“障碍”改为“阻碍”)D解析:成分残缺,在“旅游兴市”后加上“计划” 4.(2019·禅城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上记录着约30亿个碱基对,其中第21对染色体上排列着大约5 000万个碱基对,约占总数的1.5%。据《读卖新闻》报道,由日本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将于2月中旬结束对第21对染色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工作,这将有助于找到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白血病、唐氏综合征以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许多疑难病症有关的基因以及治疗这些疑难病症的办法。(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以“科学家”为描述对象,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第21对染色体遗传密码将破译。示例:科学家是独立思考的研究者,是攻克人类疑难病症的探索者,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行者。
5.理清课文思路,完成填空。
(一)整体感知平桥村是乐土戏前波折月下美景船头看戏煮豆吃豆怀念社戏6.夏夜出航,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去描写江南水乡景物。这些景物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细品味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如临其境。7.请从加点词语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点”“磕”“退后”“上前”写出了少年撑船的轻盈,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8.作者在第②段说“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却又在第④段说“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矛盾。因为当时夜色朦胧,而且环境与“我”印象中的赵庄和社戏相似,“我”便猜想已经到达了现场,这种猜想表现出“我”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艺术特色】以野兽奔跑的姿态写山之连绵,以动写静,写出了船速之快,然而“我”总以为船慢。“我”的心理与船速形成对比,烘托出“我”想看社戏的欢快迫切的心情。
9.请仿照课文佳句画线部分,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佳句绯红的绚丽的枫叶仿佛是飘逸的鸟的羽毛似的  都悠悠地向地上飘去了 
《姥姥门前看大戏》
10.随着大戏的进程,“我”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结合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期待感动不舍怀念11.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清月在寒霜之中越升越高,整个村子尽在绵软柔和的清晖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描写。写出了看戏时月光的清凉柔和,渲染了恬静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村庄的美丽宁静,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之情。1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妇女纳着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姑娘织着永远也织不完的毛衣;老人们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收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气势,强调了乡亲们看戏时的热闹场面,表现了人物闲适愉快的心情。(2)一时咿咿呀呀,一时白袖翻飞,铿铿锵锵,煞是热闹。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胡琴吱吱扭扭地响着;锣鼓铿铿锵锵地敲着;下面的人群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叠词和拟声词的运用,不仅生动形象地烘托了戏台上热闹的场景,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13.标题“姥姥门前看大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富有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奠定了一种怀旧的氛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