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4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同时,本文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二)重难点点拨
1.分析本文的详略安排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2.分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会两人说话时的心理
鲁肃“大惊”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用“吴下阿蒙”称吕蒙也显示了鲁肃与吕蒙的亲昵关系。吕蒙的答话中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心态,又巧妙地回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以“大兄”称鲁肃,表示出对鲁肃的尊敬;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又颇有幽默、调侃的意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初( ),权谓( )吕蒙曰:“卿( )今当涂( )掌
( )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 )岂( )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 )当( )涉猎( ),见( )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
当初对……说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当道,当权掌管,管理推托事务古代王侯的自称难道研究只,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指历史谁益处于是,就始( )就( )学。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 )略( ),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事到,等到经过才干谋略开始再就另,另外知晓于是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3.词语梳理。(通假字)语气词,同“耶”了解知晓用认为掌管,主持应当(一)整体感知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孙权首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提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二)细细品味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见往事耳( )
(3)孰若孤(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只是了解 谁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就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A组)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通过鲁肃与的对话侧面地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C.本文向我们揭示开卷有益,只要去学习,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D.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既显示了他骄傲自满的心态,又巧妙地回应了鲁肃的赞叹。 D解析:“骄傲自满”应是“颇为自得”。(二)细细品味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权谓吕蒙曰(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及鲁肃过寻阳(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说益处经过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B组)10.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通过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B解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邴原少孤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中心感伤 / 蒙辞以军中多务
C.欲书可耳 / 孤常读书
D.于是遂就书 / 蒙乃始就学解析:A.幼时丧父 / 君王自称;B.内心 / 里面;
C.读书 / 书籍;D.从事。D1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师 曰 童 子 苟 有 志 吾 徒 相 教 不 求 资 也
13.邴原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只要肯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